然而周赦王戰敗之後,無錢可還,於是便築起了高臺,躲在上面逃債,便有了債臺高築的典故。
周赧王以周天子的名義向百姓借錢,算是將自己的皇室身份當做抵押,所以很多老百姓相信。
而他們貌似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向老百姓借錢。
而且,如今的聯軍可不比得周赧王。不說韓瑜,就說長寧軍,在民間已經享有崇高的聲譽。
蘇緣休借錢不難,可怎麼歸還呢?
「可以,蘇兄向那些豪紳地主借了錢,之後要連本帶利歸還?豈不是會使那些地主豪紳越來越有錢?」韓瑜問道。
「非也非也,我不是說了嘛,我們需要改良一下這種方法。我們不止向地主借錢,也向普通老百姓借錢。
我,你,還有柯授難,成立內閣。我們再聯名以內閣的名義,向社會面釋出債契,任何願意給內閣借錢的人,我們都借過來,並立下契約。
而這個契約的內容呢,並非等到什麼時候連本帶利一併歸還。而是這樣,比如說你給我借一百兩銀子,並約定給我借多長時間。
比如借十年,那我總共還你一百一十兩,分十年還清,每年只還十一兩。
再比如借二十年,那利息就翻一番,總共還你一百二十兩,分二十年還清。那我每年就只要還六兩銀子。
而這債契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戰爭債,比如水利債,比如築債等等。
你們想啊,那些有錢的人,他們口袋裡的錢沒地方放去,一聽到有這種好事,肯定會願意拿出一部分錢借給我們。
第一,他們也想吃我們的利息,第二,整個江南成為了我們的地盤,他們也要向我們表達表達意思。
而我們既不收他們的贈銀,又能從他們口袋裡掏出錢來,一舉多得。」
蘇緣休笑道。
聽到蘇緣休這一番話,韓瑜和柯授難簡直是茅塞頓開。
這種想法聽起來無比的天馬行空,但只要仔細一琢磨,絕對的可行!
就連旁邊的小喬,都被蘇緣休這一番言論驚得無以復加。
她也不知道她師父腦子裡居然還有這麼多真本事啊。
仔細一想,難怪蘇玄是他兒子,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
這父子倆,一個比一個聰明啊!
小喬心想,算是跟對人了。
不過,眾人心中也還是有諸多疑惑。
「話說,咱們借錢太多,可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咱們到中後期,可能會因為還不上錢而走了周赧王的老路……」韓瑜喃喃說道。
他總覺得會有這種可能,但又覺得自己還是沒思考清楚。
畢竟蘇緣休帶來的觀念,實在是太超前了。
「非也非也,韓兄可曾注意到,這物價是一年比一年低的。大炎開國初期,一兩銀子就足夠一戶三口之家一年的開銷了。可是如今,一戶人家一年如果只有一兩銀子開銷的話,是會餓死人的。
也就是說,這錢是一年一年越來越不值錢的。咱們借那麼多錢,再按照一定的利息慢慢還出去。實際上,不是我們虧了,而是我們賺了。
而且這錢在我們手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那些豪紳想盡辦法從老百姓口袋裡掏錢出來。我們就想辦法將他們的錢掏出來,並用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