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的窗戶封閉的很好,全鎖著,剛才破門時,曹隊也知道,門是從裡面鎖的,鎖是好的,裡面還插了門插,並沒有外人進入的痕跡。
謝曼紅穿得很整齊,似乎就是結婚當天穿的那套衣服,暗紅色的繡花旗袍。臉上明顯還精心畫了妝,上吊的圍巾也是花了些功夫擰好的。床頭櫃上放著家裡的存摺,現金,戶口本,結婚證,明顯是怕陸青回來後找不到這些重要的東西。
廚房裡還有剩飯剩菜,一瓶喝了一半的劍南春,看來,謝曼紅走之前還給自己做了頓豐盛的飯。
現場的所有證據都指向,謝曼紅是自殺的,而且自殺之前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走的時候考慮很細,準備也充分,應該是從容上吊的。
但證據越是充分,曹隊心裡越是嘀咕,因為他想不出謝曼紅自殺的原因,他了解陸青和謝曼紅,感情堅實,連吵架拌嘴都沒有,兩家人也關係融洽,陸青外面也沒什麼事,即便有,先知道的也應該是曹隊。
當然對謝曼紅的死,想不通的可不是曹隊一個人,而是所有人。在謝曼紅母親的堅持下,公安局做了屍檢,沒有任何的外傷,確實是上吊死的。
“陸青呢,陸青回來後又怎麼樣了?”聽到這裡,曾茜已經完全沉浸在這個案件裡,不由自主的問道。
曹隊拿起保溫杯,喝了一口,把杯子捧在手裡,又接著說:“陸青回來又能怎麼樣?一樣猜不透。謝曼紅沒給陸青留下一個字,死前也沒給他打過電話,莫名其妙的就上吊了,最苦的就是陸青了,他連去猜測,去探尋真相的勇氣都沒有。喂,老常,又到飯點了,我去衚衕口弄兩個菜回來,你這兒存的有酒吧?”
“有,酒管夠,老汾酒喝不喝?”我看了看天色,一不留神已經夕陽西下了。嘴上答著,可心裡仍在想著陸青的故事,總覺得哪裡好像不對,又一下反應不出。
曹隊應了一聲,喜上眉梢,一溜煙兒的跑了出去。曾茜幫我把茶續上,問道:“常叔叔,曹隊肯定隱瞞了重要的線索不說,套您的酒呢,您說,謝曼紅有什麼想不開的,不能和陸青商量,非要尋短見呢?”我衝她一笑,“小曾,你們倆啊,一個套酒,一個套話,配合的還挺默契啊。”
曾茜的臉一下紅了,低下了頭,我假裝沒看見,繼續說道“你說的對,不能和陸青商量,還尋了短見,一定是大事,還是不能讓陸青知道的大事。你就沿著這個往下想。”
“難道是之前的男朋友找回來了,那也不至於自殺啊,要不就是債主追上了門,躲不掉?不過,你一定覺得是惡鬼上身,是不是,常叔叔?”曾燕皺著眉頭,一直在那思考。
“鬼上身她上吊時還那麼安詳嗎?還會做頓飯吃好再走?還會穿上結婚時穿的衣服?女人啊,往往把小事看得很重,而一些大事卻熟視無睹。”
曾茜撇撇嘴:“你們男人不是嗎?應該說大多數人都這樣,我得提醒您,您這樣的思想,對您找個嬸嬸是很不利的,常叔叔,要我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謝曼紅得了絕症,不想耽誤陸青,所以才自殺的。”
“小曾,你的話前半部分我反對,後半部分有一定道理,但一個人得了絕症,一定會有個傾訴的物件,這事,除了謝曼紅的母親,她還能跟誰講呢,她母親並不知情,否則絕不會要求做屍檢。”
我們正說著,曹隊推門進了院子,把他打包回來的炒菜和米飯往屋裡的桌上搬。趁他準備碗筷的功夫,曾茜問曹隊:“曹隊,是不是謝曼紅得了絕症,又不想讓陸青知道,才自殺的?”
曹隊上下看了曾茜一番,說道“小曾,你是不是瓊瑤看多了?還是電視劇看多了?哪那麼多的絕症?沒影兒的事兒啊。”曾茜瞪了曹隊一眼,碗筷也不幫他拿了,往我旁邊一坐,等著吃飯。
和曹隊喝了兩盅,曹隊又繼續講了下去。
陸青是屬於公安局的特勤科,局裡對謝曼紅的自殺案還是很重視,從屍檢,到現場踏勘做得很仔細,陸青回來後的幾天,報告也出來了,是自殺身亡。可謝曼紅為什麼自殺,卻一直是個謎。
陸青把謝曼紅的骨灰帶回了家,就在謝曼紅的梳妝檯放著,人卻不能從悲痛中自拔,日漸消沉。局裡給陸青放了三個月長假,但基本上陸青喝了三個月酒。一開始,曹隊還總去陪著,一瓶白酒哥倆一分,陸青很快就睡過去了。不久之後,陸青的酒量見漲,已然和曹隊不相上下了,更要命的是,喝點兒酒,陸青就拽著他問個不停,來回來去就那一個問題“老曹,你說曼紅為什麼要上吊啊,她到底有什麼想不開?”一來二去,弄得曹隊不敢去陸青家了,又怕他喝多了出事,乾脆去查了查謝曼紅的事,好歹再被揪住,有的說。
曹隊查了一圈,發現謝曼紅的生活非常規律和簡單,接觸的人也不多,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平時沒事,還老去附近的幼兒園她一個朋友那幫忙,給孩子們上上課。認識她的人沒一個能相信她會自殺,而且是上吊這種方式。
查不出個結果,就只有勸了。但陸青整整歇了半年,才算緩過點勁兒來,但局裡領導看他完全不能進入工作狀態,乾脆在後勤給他安排了個活,讓他調整調整,這一調整就是一年,其間曹隊知道,陸青也私下查過,但應該同樣沒什麼線索。
曹隊和陸青另外幾個老同學一商量,陸青老這麼消沉下去也不行。得給他轉移轉移視線,乾脆介紹新女朋友吧,大家一起組了個飯局,請來個單身的大學女老師,準備撮合撮合,結果吃飯的時候,曹隊剛給陸青一介紹,陸青的臉就拉下來了,面子也不給大家,轉身走了。為這事兒,好多天不理曹隊他們幾個。
(我入此解脫,知此娑婆世界佛剎微塵數劫,所有眾生於諸趣中,死此生彼,作善作惡,受諸果報,有求出離、不求出離,正定、邪定及以不定,有煩惱善根,無煩惱善根,具足善根,不具足善根,不善根所攝善根,善根所攝不善根;如是所集善、不善法,我皆知見。《大方廣佛華嚴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