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覺得餘穎太過心硬。
還別說,他的說法得到不少人的認同。
因為這世上,他們之所以認同,是想起在科學理事會成立之前的一件事。
曾經出現一位牛人,是為了所謂的真愛,把自己國家的最高機密都拱手奉送的人。
持反對意見的人,真的是怕來了一位同伴,結果是被人當成了一個踏腳石,成就了別人的勝利。
對於這種說法,也有人聽了之後,是連連搖頭,然後對此是嗤之以鼻的。
畢竟他們做的研究,只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措施,根本就無法被盜取。
而且這種內鬼一樣的存在,要看個人的情況。
在他看來,林英不是那種人。
她的一舉一動都證明,她已經看透情感。
自然不是那種為了愛,以至於忘了自己身份的人。
結果又有人和他抬扛說:“這種人不看重感情的人,也不合適,你想想,她對父母親都沒有感情,那麼對學派也不會有什麼感情。”
他就反駁道:“呵!要是按著你們的說法,林英就應該巴在她爸媽身後,天天搖尾乞憐。”
“我怎麼是這個意思?你不要曲解我話裡的含義!”
“怎麼曲解?人家不在意根本不可能擁有的親情,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研究上,做的怎麼不對?你總是抓住這一點不放,做什麼?”
“你!”
“道不同不相為謀!”
兩個人說到後來,相看兩厭。
還是有人打斷了他們之間的爭吵,說:“學派想要吸收的人,一定要有才幹,還有擔當的才行。從今天起,把林英計入重點觀察。”
“現在進入下一個問題,關於......”
站在那裡的人,開始講述另一個問題。
因為有人提出來和他們不怎麼對付的學派。
也有類似的課題。
他該怎麼做。
他想要問問大家意見。
自己的專案能不能爭取到經費?
理事會不可能給兩個相同的專案,都給與科研經費
有人說:這就要打敗自己的競爭對手,就要證明自己的科研能力更強。
要知道理事會給與的基金,是大家努力想要拿到的。
想要研究的方向太多。
如果每一個科研科目都撥給經費。
那麼就算是理事會有再多的經費,是不足的。
在這時候,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爭取拿到足夠多的經費。
而沒有申請到經費的人,最後的專案也只能是就此夭折。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就有志同道合的人聯合在一處。
時間久了,就成為學派。
學派可以幫著學者申請專案,提出意見。
漸漸院士之上,基本都有了各自存身的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