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的緣故,海氏離開了侯府,蕭氏一直是心裡有著愧疚,也有著羞愧。
但作為既得利益者,她還無法說出,這隻會讓人感覺她是無病呻吟。
說實話,看到那個孩子成功,她的心裡少了幾分愧疚。
只是聽夫君說,大兒子瑜哥兒狀態不怎麼好後,蕭氏的感覺更多是無奈的。
在她心裡,這個兒子有些長歪,毀在愛他的人手裡。
她第二次嫁過來時,瑜哥兒年紀不小。
他一直在父親的無限制寵溺,和薇孃的保護下生活著。
而蕭氏在和孩子接觸多了之後,發現一個問題,他的很多觀念已經樹立起來。
但他的觀念並不怎麼好,甚至對男孩子來說,有些小肚雞腸。
比如說,在他心裡,南哥兒就是一個討債鬼。
他一直是這樣認為的,直到他長大。
討債鬼竟然成了進士,他不服。
好在是他還知道,不敢牽扯進官員,沒有說出他的成績是作弊而來。
但他還是覺得,一個不知道是在哪個犄角旮旯出來的人,竟然高中榜眼,絕對是有人在討郡主的歡心。
在知道這個說法後,蕭氏氣得不行。
直接給兒子一記耳光。
什麼叫南哥兒是討債鬼?
他們兩個是兄弟。
雖然是同父異母,但絕對是兄弟。
瑜哥兒被打後,用手摸摸已經腫起來的臉。
有些不敢相信看著蕭氏,這是真的是自己親孃嗎?
蕭氏是怎麼也沒有想到,長子心裡對她會有著諸多不滿意。
直到這一次科舉後,瑜哥兒心裡的怨毒在不停的加重,被打了一耳光後,再也忍不住,爆發出來。
其實蕭氏嫁過來這些年來,靳子瑜常常會不自覺在回憶過去。
在他的心裡,薇娘才更像是一個為了他盡心盡力的母親。
為了他,薇娘可是想盡了辦法,什麼事情都敢做。
蕭氏則是另外一個做派。
靳子瑜是失望的。
薇娘早年把親孃誇的是天花亂墜。
但後來真的母子生活在一處,就不一樣。
蕭氏這人發現兒子在學業上並不用心,就自己開始抓孩子的學習。
事實上,瑜哥兒並不怎麼愛學習,小孩子有幾個特別喜歡從小念書的?
他一直是生活在好日子裡,吃穿用都是極好的。
並沒有什麼生活壓力讓他奮力向前。
他就是普普通通的勳貴子弟。
他更願意出外玩耍,還有和堂兄弟們一起搗蛋。
蕭氏的到來,將他的好日子一舉搗毀,從此開始學習的路程。
除了要每天開始學習外,他和兄弟之間的感情漸漸也有了不少的變化。
其實靳子瑜並不知道,因為靳侯爺把大權掌握在手裡的關係,幾房的關係變差。
他們堂兄弟之間,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少問題,漸漸出現了摩擦,而瑜哥兒就是被隱隱排擠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