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傳到後世,只怕會被傳成文帝的真愛是路昭儀。
之所以文帝一直寵愛東宮一脈,就是為了讓東宮一脈擋在前面,而讓真愛的兒子有時間長大。
後來因為文帝被刺,事情就有了變故。
為了自己的兒子活下去,路昭儀就不得不帶著兒子逃出皇宮,然後為母則強,路昭儀想盡辦法,比如說再嫁他人,也是為了自己兒子著想。
嘖嘖!
那麼的母子情深。
當然刺殺文帝和諸位王爺的事情,也都是東宮乾的。
妖后卻把這一切都栽到陸家頭上,就是為了滅掉十七皇子的助力,他們一家人都是受害者。
就是後來引狼入關,帶著卡魯部落打進關裡,也是被逼的。
她陸昭儀絕對是一朵清靜無垢的白蓮花,餘穎在心裡吐槽著。
在一旁的旦旦知道後,小臉板著,說:“這不可能吧?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要知道文帝可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讓新帝登基的。”
“呵!你到後世就知道了,很多劇本就是這樣胡編亂造,篡改歷史,正宮反倒是小三,壞蛋什麼都是洗白了,好人倒成了虛偽奸詐之人。”餘穎說道。
當然這一刻的餘穎,怎麼也沒有想到,她的戲言竟然在後來成真。
後來還真的有人因為這個胡謅的傳說,竟然觸發腦洞,就在網上寫了一本。
在裡,路女王是諸多的不如意,她是一個文雅善良的女人,因為和文帝兩情相悅,所以有機會生下文帝的最後一個孩子,也就是十七皇子。
文帝大喜過望,決定讓十七這個老來子繼承皇位。
沒有想到的是,那時候已經被立為太孫的母親太子妃,竟然察覺出來。
於是太子妃心生歹意,就下死手殺掉其他成年的皇族男子,包括文帝在內。
跟著太子妃,就把弒君的髒水潑到陸昭儀身上。
那麼陸昭儀為了活下去,不得不逃出皇宮,以免十七皇子像其他王爺一樣被東宮的人弄死。
明明自己的孩子是命定之人,卻被陰險的太子妃用計謀算計,不得不把皇位拱手送出。
陸昭儀心裡哪個氣啊,在逃出宮來,就立誓報仇。
但妖后早就有所準備,就一直追殺他們母子。
最終,陸昭儀為了活命,不得不帶著兒子,跑到北方遊牧部落。
那些部落裡的人一個個都是爽朗大度之人,敞開胸懷,慷慨大方地接收了陸昭儀母子兩個人。
寫到這裡的時候,搞得那些不明真相的讀者恨死東宮一脈,紛紛發書評說:怎麼會有這種無恥的人?
部落的人太好了!
大愛!
然後就是一片要求虐妖后的評論,當然後來的皇帝也是讀者們指定要報復的人。
不虐,就要給作者寄刀片。
然而,這本書寫到這裡的時候,就被禁。
因為當年的東宮一脈的後人,也看到了,看後大怒。
他們拿出實證,東宮一脈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事實上,當年武帝這一支的人,在後來的社會里放棄了皇位,因為這時候的世界,已經沒有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