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相輔相成,不能脫節太多。
飛機出世了,戰鬥機相信也用不了多久。
呂布接下來便是考慮如何更快提升華國經濟。
光靠掠奪是不現實的,掠奪只能掠奪當時那一次。後續還要治理等等,同樣要花費巨資。
所以,一切還是要發展科技,提升生產力。
草原物資,現在已經源源不斷運往華國。大海物資,現在也是每天都運往內地。各殖民國的物資,都是源源不斷運往華國。
可呂布還是覺得慢,鐵路就那麼幾條。高速公路就更少,因為光修橋鋪路就得花費無數時間。
所以,呂布還需要錢財,無數的錢財。
但吳蜀兩國窮得要死,根本沒啥油水。
想要兩國有油水,就得給兩國各種科技和機械,提升其生產力才有可能。
但若資助,於未來征討不利,呂布現在足夠牛逼,已經不急缺兩國物資了。
沒辦法,想了半天的呂布依然只能想到一個點。
藉助後世政策,借債。
怎麼借,就是借百姓的錢財來用。
房地產是借,各種科技產品都是借。
呂布把一眾重臣全部召了來,商議更新的借貸政策。
也就是說,大力放貸,讓百姓各種提前消費。
雖然此後百姓過得會較為辛苦,但只要控制在合理的框架之內,百姓還是承擔得起的。
如此一來,他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錢財可以大力發展。
不管是修路還是建設各種工廠,都有了足夠的錢財來支配。
要知道,修路是屬於國家的,但不可能不花錢吧。這些錢從哪來,當然是從國庫。而國庫錢從哪來,當然是稅收。
可稅收的錢財先得支付吃皇糧俸祿的所有公務員,然後才是各種建設。
呂布這裡大肆提升官員和將士俸祿,這可是一筆巨資。如此,剩下的錢就沒多少了,根本不足以支援呂布的各種大建設。
要知道,這還是建立在有許多奴隸的情況之下。若無這些奴隸,呂布更是不可能建設出這麼多的鐵路和公路來。
陳宮掌管民生,也是深覺國庫資金一直處於緊缺狀態。
雖然收得越來越多,但再多也不夠呂布花。
要知道,呂布皇宮的花銷,甚至還比不過許多大臣。
如某些皇帝吃個飯都要上百道菜,呂布多簡單,往往一盤辣椒小炒肉,兩瓶啤酒就搞定了,哪個皇帝能做到。
而且呂布的後宮也並不多,現在也就十來位繽妃,和其他皇帝一比,還是差得遠。
皇帝都這麼省,大臣們自然不好太過鋪張奢侈。
但光省這一點,也不足以支援大發展啊。所以,還是得斂財。
眾臣紛紛大讚呂布此策之妙,此策不僅能讓百姓提前消費,光收利息就是額外的一筆收入。
於是乎,眾大臣各種商議細節。
也就是說,得讓百姓揹負得起。
那每月還債的錢額,就得控制在收入之內。
畢竟,現在百姓大都養育著許多小孩,在這些孩童自力更生之前,百姓的日子都還很是辛苦。
大臣們制訂各種細策,呂布則是發展民生經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