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
隨著飛機落地的那一刻,螺旋漿葉片轉向,氣流隨之前噴,聲音大響。
隨著氣流反衝,飛機速度也漸漸慢了下來,隨之平滑。
這一刻,在場眾人無不激動。
穩了,真的是穩了。
黃月英更是直接撲入呂布懷裡泣聲,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從此以後,天高海闊,任君馳騁。
很快,飛行員從機艙出來的那一刻,全場軍兵無不敬禮。
這是呂布要求的儀式,給予每一個人最崇高的尊重。
飛行員也是立即敬禮,熱淚盈眶。
繼而便是快步跑至呂布身前,敬禮道:“報告,雄鷹號試飛完畢。試飛一切正常,最高時速580公里。降落穩定,無不良因素。”
呂布同樣敬禮,繼而上前慰問:“辛苦了!”
被呂布握住雙手,飛行員更是感動得一塌糊塗。
這一畫面,更是被記者用閃光式照相機各種記錄。
這可是能載入史冊的畫面,豈能不好生記錄。
雖然還沒有數碼相機和鐳射印刷技術,但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板印刷、雕版印刷、孔版印刷、軟版印刷等等等等,呂布都叫人研發了出來。
只要找高手雕刻這一副畫面,就能印刷出素描版影象出來。
再在報紙之上發表,如何不是君臣和諧之景象、如何不是一代偉帝明君之形象。
呂布再不濟,他也可以借鑑後世經驗啊。
這,才是最有效的收心之舉,比起口頭傳誦,又不知快速了多少倍。
而科技帶來的變革,也日漸影響著所有人,眾人又如何不對呂布感恩戴德。
人口在大爆炸式增長,但生產力並沒有降低。
一些平坦地帶,現在已經開始實行機械化耕種了。
再加之各殖民地的糧食反哺,現在華國農業人口大大降低,有了更多的軍工成員。
隨著征伐西域,棉花等西域物種也開始在華國種植生產。
同樣,全世界的物種都開始各地互種,以提升糧食產量。
除了物種互換,最大的功勞當然是雜交水稻了。
雖然和後世還差著不少,但畝產千斤,已經不是神話。
要知道,相比以前,這可是近十倍的產量啊。
以前是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現在即使有田不種,也還有餘糧存在。
或許再過不久,就會出現糧食浪費的情況了。
但這就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呂布也不可能改變得了。
而呂布之所以要急著發展飛機,除了戰爭需要之外,還有能源消耗問題。
重型機械用柴油、輕型汽車用汽油、輪船用重油、飛機用煤油。如此一來,石油產品,才算是完全的合理運用,再無剩餘和浪費。
呂布接下來只需要注意的是,那就是如何規劃保護環境,使得青山綠水不變色。
同樣,還要繼續發展科技,尋找到更好的能源。
太陽能,絕對是呂布未來要大力研究的課題。
正因有後世經驗在,所以呂布完全不會盲目,任何科研專案,都是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軍事在提升的同時,民生也要提升。否則,民生跟不上,也養不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