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倒是有些興趣。”
“傳說,在幾百年前,那時候蒼茫山還未有人跡,寒冬的某一天,一位少年在蒼茫山迷路後無意中來到了這裡。在這裡,他看見一位謫仙般的女子坐在泉水旁哭泣,然而女子的表情卻沒有一絲痛苦和憂鬱。少年覺得奇怪,在一旁觀察了很久,發現這名女子並未在意他的到來,自顧自的坐在泉水旁,而更讓少年驚訝的是,女子的淚水最終都滴入了這忘憂泉之中。”
“你是說忘憂泉的泉水是那位女子的眼淚彙集而成?”陸淺沫問道。
“傳說如此。”
陸淺沫笑了笑,心想無論在哪個世界都存在一些傳說,世上總有人相信這些傳說,也總有人不相信,顯然宇文春是後者。“之後呢?”
“興許是少年的好奇心作祟,他當天一直沒有離開,後來他發現寒冬的季節在這裡卻感覺不到一絲寒意,再看了看女子的穿著也十分單薄,這使得他更加好奇。也許是年少無畏,也許是少年無知,面對這般情景,少年竟沒有一絲恐懼之意。”
“日落西下,黑夜來臨,整個蒼茫山卻唯獨忘憂泉猶如白晝。待到半夜子時,少年從睡夢中驚醒過來,就看到女子站在他的面前,朝他露出了一個笑容。少年被女子的美貌所吸引,晃了神。”
女子對少年說:“你是第一個來這裡的人類,我的使命也達成了。”
“你是仙子?”少年驚訝於女子的話,急忙問道。
然而女子並沒有回答少年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你可曾嘗過眼淚的味道。”
少年點頭。
“說說看,是什麼滋味。”
“是鹹的。”
聞言,女子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然後呢喃道:“原來是鹹的。”女子隨後望了望天空,又對少年道:“我該走了。老祖說,我的眼淚可以解憂,故派我在此積滿這一方石坑,待有有緣人到此告之此事,望能解一方憂愁。”
“說罷,沒等少年多問,女子便沒了身影。
此後少年在蒼茫山尋找女子不成,便又回到了忘憂泉處,抱著半信半疑的心裡,少年還是捧了一捧泉水飲下,然而這由女子淚水蓄積而成的泉水卻沒有一絲鹹味,反而有一絲清甜。
喝了泉水的少年不知不覺的睡著了,待他醒來的時候感覺神清氣爽,神識清晰,心中的毫無煩悶,記憶之中也盡是美好愉快的事情。
少年相信了女子的話,相信這一方清泉可解煩憂。於是他迫不及待的下山,想要將此事告之其師父,待他下山之後才發現,世間已過去五年之久。
原來,少年本是修道之人,是一所道觀的小道士。那日上山是因為與人打賭能夠攀登蒼茫山,並且能夠活著回去。
那時的蒼茫山由於地勢原因,並無人踏足。少年回去之後將在山上所遇之事告訴了他的師父,原本其師父是打算將此事先行保密,待確認真實之後再做打算,可不曾想事情還是走漏了訊息。
原來,當晚道觀的一名道士偷聽到了少年與師父的談話之後就連夜上山尋求泉水。這名道士也算是有緣人,最終也找到了泉水的所在。
待他確認少年所說的事實之後,便立即啟程前往夏朝的都城,費心費力買通關係求見了當時的皇帝。
皇帝知曉此事後,立即派人前往探究虛實。皇帝喝下大臣所帶回的泉水之後確認道士所言非虛,隨後立即下令封鎖蒼茫山,將此山納為皇家所有,派人修葺道路,方便其親自前往一睹神泉仙境。
一個月後,道路修成,皇帝浩蕩出行來到蒼茫山,看到了那一汪泉水,並親自提筆寫下忘憂泉三個字。
事後,皇帝發現忘憂泉乃是一方死水,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於是他命人將泉水盡數裝好帶回了皇宮。
原本此事並皇帝秘密封鎖了訊息,就連當初那個道士也被永久封口。可惜,在皇帝古稀之年,民間漸漸有了此事的言論,並且越傳越烈。
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沒有選擇殺一儆百的方法,而是下了一道聖旨闢謠,並且將蒼茫山解封,不再是皇家獨有,願嚮往之人都能一睹蒼茫山的奇觀。
當時的皇帝一生勤政愛民,他在位期間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極高。所以,皇帝此舉很快得到了大家信任,紛紛相信此前的說法不過是有心之人的謠言。
皇帝駕崩之後幾十年,世人又漸漸願意相信除了皇帝將泉水據為己有之外的說法,大家願意相信這個美好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