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彈劾徐階的奏章上簽名後,高儀總算離開內閣。
張居正仔細打量皇帝,突然問道:“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海先生...”朱翊鈞慢吞吞的說道。
海瑞最近在京畿內到處巡視。
一個天人境界的大修士,幫著百姓幹起來清掃積雪的事情。
效率倒是高,但朱翊鈞不得不說,海瑞是真的幹實事。
這樣埋頭苦幹,不忘初心的人,實在太少了。
不信你看,當今世上,也沒幾位大修士願意幹這事兒。
或許也就是潘季馴。
這位丹境修士每天下場親自挖沙,治理河道。
被其餘的修士們罵的狗血淋頭。
其餘的嘛,要麼就是對水事一竅不通,要麼就是顧及體面。
張居正直接拒絕:“陛下,還是讓他去都察院吧。”
實在是得寸進尺了。
海瑞前腳踩著葛守禮進入都察院,後腳就要進內閣。
張居正表示拒絕和這個傢伙,在內閣中兩看生厭。
“那便寧缺毋濫,空著也好。”朱翊鈞也不以為意。
這些事情,就是在討價還價中不斷均衡的。
不是海瑞這種無慾無求的傢伙。
內閣裡隨隨便便加一個人。
那必然會和張居正爭權奪利。
同時,前戶部尚書張守直因頻頻出現的火龍燒倉,被迫辭職隱退。
時任戶部左侍郎的王國光,作為張居正的親信,走馬上任。
刑部尚書劉自強致仕。
但接任他的,卻是一直被皇帝閒置的王崇古。
這位曾經的宣大總督,總算拿到了他積極促成合議的回報。
朝臣們以為這是皇帝的意思。
但實際上,這些卻是張居正的意思。
另一位沒有在新舊交替及時站隊,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
當天黯淡離場。
工部尚書朱衡則外出治理漕河,疏通河道。
於是閒賦在家的潘季馴,這位號稱隻手束縛蒼龍的丹境大修士,曾以一手水法縱橫天下。
被皇帝中旨特招,回京聽用。
朱翊鈞對於士林的輿論風力,素來秉持著反對的態度。
他們愈是反對,越說明朕作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