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可種的佃戶便投身於其他行業,如工坊、建設等。
大明的佃戶是非常多的,若是將這些勞動力都解放出來,投入到工業當中,那麼大明的工商業就會迎來高速發展。
從楊軒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就已經能初見苗頭。
換句話說,大明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
楊軒並不打算干涉黑奴貿易。
不過,楊軒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崑崙奴汙染漢人的血脈。
儘管販賣崑崙奴的商人已經將崑崙奴給閹割過了,但楊軒覺得,大明應該針對這一條進行立法,所有進入大明的崑崙奴必須予以閹割,使其沒有生育能力。
畢竟崑崙奴的基因有些強大,生了孩子,幾代人都是黑的。
好在,大明現在還是封建王朝,民間百姓若是看到自家有人生下這麼一個黑不溜秋的玩意兒,會將其視為不祥,溺死或者丟棄。
大明百姓是瞧不起崑崙奴的,他們以俯視的眼神看崑崙奴,若是發現有人和崑崙奴有染,不管男女,都沒有好下場,首先名聲就別想要了,整個家族都會因此而蒙羞。
楊軒聽過幾則傳聞,有男子和女崑崙奴有染,結果被從族譜除名,父母也不認這個兒子了,沒多久便吊死了。
而女子若和崑崙奴有染,亂棍打死,官府也會說是不守婦道,罪有應得。
總之人們下意識就會牴觸這種蠻夷的血脈汙染。
如果是黃種人倒也還好,像是南洋的女子,並不反對通婚。
可黑的就太可怕了!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聽說還鬧到過皇帝面前。
儘管販賣崑崙奴的商人會將其閹割,從而達到壟斷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會這麼做。
總會有沒有閹割過的崑崙奴進入大明。
楊軒打聽過大明的黑奴貿易,開始的時間和他沉睡的時間差不多。
最先是南詔國買賣崑崙奴的,後來就賣到了大明。
因為很多海外商人,只知道東方有一個神秘的強大帝國,並不知道南詔國和大明的區別。
一開始,他們是把南詔國當成了大明。
後來知道搞錯了,就又把崑崙奴賣到了大明來。
具體是誰開始用崑崙奴種地的,楊軒沒有打聽到,但是用崑崙奴種地能大大減少成本的說法短短數年便傳開了。
以至於現在沿海省份很多地主的家中都有崑崙奴。
而且,地主們對於崑崙奴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