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他真的老糊塗了?
朱見深想不明白,也沒空去細想,因為于謙又和他說起了朝廷將查抄的田產收為皇莊,跟黑百姓分地的事。
“這件事情的內情,我倒是知道不少。”
“最早是從洪武年間開始的。”
“將查抄上來的土地轉為皇莊,租給百姓耕種。”
“只收取少部分的租子,用意就是讓百姓有地耕種,不至於被地主豪強使用手段兼併過去。”
“後來便演變成了應對土地兼併的備用辦法,以及作為給後世之君的最後保障。”
“陛下應該知道什麼是土地兼併吧?”于謙說著,問了朱見深一句。
“知道。”
“歷史上的朝代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開國之時因為戰亂等原因導致地多人少,天下處於安定階段。”
“短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的時間,天下就會步入盛世。”
“可伴隨著土地兼併,人口到達鼎盛,偌大的一個王朝,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所謂盛極而衰便是如此!”
“我大明開國距今已有近百年,還在處於上升期,這得益於三寶太監從海外帶回的糧種,以及咱們大明對於糧種的培育,使得糧食產量提升巨大。”
“如今的人口雖已達萬萬之數,但還遠未到達飽和。”
“不過,照這個速度下去,大明的糧食總會有一天養活不了龐大的人口。”
“再加上土地兼併等問題,歷史上王朝末年所發生的情況,我大明遲早會發生的。”
朱見深認真回答,這些知識于謙都教過他。
他也記得。
于謙聞言微微頷首。
“因為太祖定下的祖制,官紳有免稅特權,而地主豪強勾結地方官員逃稅漏稅,若是任由土地兼併下去,總有一天,朝廷會收不上來稅的。”
“自古以來,朝廷沒錢,要麼打百姓的主意,要麼打商人的主意,當從百姓身上搜刮不來錢的時候,那這個王朝也就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我大明最主要的稅收便是田稅。”
“臣並不是說太祖的不是,而是太祖定下官紳不納稅的特權確實加速了土地兼併的程序。”
“若是大明真到了末年,那麼皇莊便是最後的保障了。”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錢什麼事都不成。”
“有了錢就可以練兵,有了兵皇位就會穩固,皇位穩固,就能做更多的事。”
聽到于謙的這些話,朱見深不由感慨了一聲:“看來提出將查抄出來的土地轉為皇莊而不是直接交由官府發給百姓之人思慮深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