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419上三人組,可以透過無人機清楚看到日軍後續部隊停在了江邊,向北防禦,對岸戰鬥還在進行,但是他們已經無力挽救過河的隊伍了,一些日軍企圖趁著夜色冒死游回來,但是水流比早上出發何止湍急了一倍。除非水性極好的,大部分都被衝到下游去了。
隨著山洪暴發,緬甸局面的走向,終於有了一個勉強可以接受的收尾。
林秀軒覺得終於可以暫時放下褚亭長這頭,討論一下接下來的行動,他最近被褚亭長的各種裝神弄鬼的後臺支援,拖累的不輕。
最近一個時期,他一直在思考,這樣亦步亦趨跟在日本穿越者後面太過被動,難免按下這頭翹起那頭,從截獲的日軍戰報看,新幾內亞的局面越發有利於日軍。
原本新幾內亞這個世界第二大島嶼的爭奪戰,也已經進入了膠著狀態,而雙方反覆爭奪的關鍵戰場,是該島嶼的中央山脈地帶——歐文斯坦利山嶺,以及一條翻閱山嶺的捷徑科科達小道。一旦日軍越過這些山脈,就可以居高臨下威脅莫爾茲比港。
雙方統帥部當然都看得懂這個形式,一旦莫爾茲比港一受,日軍的則不必穿越可怕的叢林運送補給和兵員,直接透過珊瑚海,將觸角伸到距離澳大利亞很近的地方。
日軍很可能是受到了淺野或者其他穿越者的影響,沒有在索羅門群島牽制太多兵力,而是將軍力全部資源投入到新幾內亞。而美國海軍也並沒有利用這一時機,揮師向東,威脅拉包爾和卑斯麥海。這造成了日軍的連續得分(當然其中也有419未能擊沉飛龍號的責任)。
這些變化,產生了此消彼長的深遠作用,就在雙方疲於奔命的戰場外,日軍有餘力囤積兵力與物資;4月中旬投入了新銳的一木支隊作,該部隊在萊城登陸,悄然加入戰場,4月底佔領科科達,將沿山脈防守的美澳聯軍切成兩半;後續日軍源源跟進。美軍陷入被動,將在索羅門群島傻等的陸戰一師部分兵力急調莫爾茲比,但是今村均的第5師團主力已經緊隨一木支隊而來,一場大戰即將打響,日軍兵力優勢1.5比1。這仍然是在419用一顆核彈頭消滅了第1師團後,發生的事情。
“目前的局面,我們的努力得到了部分回報,但是敵人仍然達到了他們的主要目的,情況大致就是如此,我想下半年,敵人會在澳大利亞和印度種選一個的地方,展開主要攻擊。”政委說道,“在主要方向戰役展開前,一定會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展開一次登陸,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亞正好處於緬甸和澳洲之間,以日軍的連續作戰能力,其部隊隨時可能投入這兩個方向。”
“林處,局面依然嚴峻啊,你有什麼看法?”程大洋說道。
“我覺得,經過這一階段作戰,必須承認我們在戰場上能夠施加的影響力是不足的。”林說著無奈苦笑一下,“無人機偵察,小分隊的特種作戰,幾次投彈;反而沒有副艇長在國軍裡當個營長作用大,所以也從側面解釋了,敵人穿越者,進入體制內所造成的破壞力是多麼的巨大。”
“你打算多派幾個人投靠盟軍?”程大洋有些不得要領,“這都打了快一年了,這會兒時間來不及了吧?就算進了軍隊,多久能混出頭來?”
“不,你理解錯我的意思了,我認為下一步,我們的重點應該防是消滅淺野或者牧野上,充分利用我們還在暗處的優勢;相對的,牧野更優先一些,因為淺野的影響力可能隨著歷史變得陌生,而降低,甚至起一些反作用,但是牧野的威脅是長遠的。”
“話雖如此,但是沒有情報,上哪兒去找他們啊?”
“禇艾雲這裡穩下來,還是找機會回我國沿岸吧,我想馬上天氣暖和,他們就該進行打撈了,我計算了一下,每年除去冬季和颱風季,適於打撈的時間應該在半年左右,儘管目前沒看到春日丸上物資對戰爭起到多大作用,但是絕不能讓岸信介打撈出更多的東西來了。你不是說被一顆*追擊嗎?我想他們的進度超過我們了。”
“嗯,這件事至今還是一個迷,不知道是不是牧野的鬼主意,發射第一個脈衝時,與我艇差了70°,顯然*顯然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我考慮,可能只是用了磁探測的方式,而沒有掌握浮標聲吶。”
“如果是這樣,牧野應該已經懷疑了,這並不奇怪,心思縝密的人應該想到這一層。不知道他懂不懂佐藤的公式。”
“舒平認為,以一般工程師的數學能力,應該看不懂那玩意兒。但是這個念頭日本還是有人才的。”
“另外,敵人制造的加壓潛水裝置,應該已經完工,我想我們應該設計破壞它,最好能為我所用。”
“為我所用?你這個想法倒是新鮮?”
“是的,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具體行動還在計劃中。”
“那麼印度這邊呢?”
“我想,就要看褚艾雲這顆棋子,能起多大作用了。只要他有兵權,反攻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