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是劉儉邀請,眾人也自然是要給他面子了。
於是,便見一眾漢室宗親和諸侯王前往劉儉的帥帳。
等到眾人陸續到達之後,他們方才明白了劉儉此番宴請他們的目地。
原來,是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也抵達了長安。
這個人,就是陳留王劉協,當今天子的親弟弟。
十五歲的劉協已經長大,模樣頗為儒雅俊秀,在相貌上,他和他過世的母親王氏頗為相像。
但是,一眾諸侯王們卻聽說,劉協在日常的行為上,和先帝一樣不檢點。
特別是在女色這一方面。
十五歲的劉協正值青春期,也是男性情竇初開,慾望相對開始旺盛的時刻。
自打去年劉協開了葷之後,他對於男女之事,就如同他父親一樣的熱衷。
而劉錦在劉儉的指點下,也並未對劉協的行為加以告誡,相反的,反倒是異常的支援和放縱。
這一年多來,陳留王就在河北民間選美,暗自納入府中,雖然後來劉儉為他做媒,讓他取了胡氏家族的女子,不過在這卻並不妨礙劉協暗中廣納美女,多多益善。
也是他年輕氣盛,體力充足,便是夜夜新郎也未見消瘦萎靡。
不過,他的這個好女色的名聲,如今在天下也算是傳的比較響亮了。
眾人見到了少年陳留王之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劉儉今日邀請諸王和宗親飲宴,是要將劉協引薦給他們啊。
很多聰明人心中立刻反應過來了。
劉儉這是要擁立陳留王?
一眾明白人心中明白了劉儉的意圖之後,對陳留王的態度也自然是變的異常恭敬,他們在宴席之中,頻頻舉杯,相敬陳留王。
劉協出身雖然尊貴,但這種情況原先卻也是沒經歷過,不過他畢竟是聰慧之人,驟然面對這麼多的叔叔伯伯,卻也能勉強應付,未失大體。
對於劉協的行為,劉儉很是滿意。
至於劉錦,因為害怕諸侯王中有人認出他,故而不敢參席。
畢竟,在天下人心中,張讓早就已經是個死人了。
能少出現,就少出現在這種大場合。
飲酒到了一半,卻見劉儉突然將手中的酒爵放在桌案上,然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環顧周圍的一眾劉氏宗親,感慨道:“遙想昔年,我等劉氏祖先經營大漢之時,鼎盛之時可謂萬邦來朝,但時至今日,漢室衰微,豺狼當道,天下分崩,九州四海大半皆落於奸人之手!”
“可嘆我等身為宗室,卻不能挽救江山,眼睜睜的看著四方擾攘,無數黎庶因苦難而反叛,大漢朝千瘡百孔,相較於昔年相差何止千里?”
“我用了十年時間,方才穩固河北,使北地富足,但是這一次來司州和關中之地,所觀所看,皆使人觸目驚心,讓我心中悲苦。”
“世人皆言我破了李響百萬之軍,軍功大盛……”
“可我所破的,又哪裡是什麼百萬雄兵,分明是我大漢朝的百萬子民,百萬因為飢餓,不得不反的子民啊!”
說到這的時候,劉儉著實是顯的不勝唏噓。
他滿面悲憤,語調也極是悲哀。
劉虞與劉儉相識多年,他知道劉儉的話並非裝假,他志氣廣大,視萬千黎庶為大漢子女,在劉虞爾等印象之中,天下間沒有一個位居高位之人,能像劉儉一樣的愛民了。
“大將軍不必過於傷感,有些事非一日所成,乃是日積月累,常年積難下來的弊端,大漢朝近年來雖屢遭跌難,但幸虧有大將軍這樣的宗室坐鎮,方才使北地不失,匈奴,鮮卑,烏桓束手,掃平邊患,不適我大漢在內亂之時受外族威脅……此皆大將軍之功也!”
一眾諸侯王紛紛道:“不錯,皆大將軍之功!”
“河北如今如此富庶,產業發達,皆有賴大將軍十年運籌!”
“是啊,便是在三十年前,河北也不曾像是現在這般富裕!”
“鮮卑諸族近年來屢屢分化,為我大漢所用,更是大將軍的功勞啊。”
劉儉聽了這話,很是感慨。
隨後,便見他長嘆道:“諸公不必安慰於我,當年先帝託孤於我,是我沒有好好的輔佐陛下,規勸陛下的行為,使陛下親小人遠賢臣,乃至於有大漢今日之禍,我真是罪當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