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大魏皇帝決定不日東巡,以展示皇權、巡視地方、瞭解民情。
陳墨起了去川海走一遭的念頭後,把這個想法跟吳宓說了,可吳宓有了不同的意見。
吳宓說,他自登基以來,不時常臨朝,不是往這裡跑,就是往那裡跑,一次兩次還好,若是次數多了,難免會讓臣子覺得皇帝怠政,也會給後面的帝王留下不好的榜樣。
想要去川海可以,得找個令百官信服的理由。
而東巡這個理由就不錯,陳墨經過幾年的征戰,掃清了中州,建立了新朝,去年還“統一”了金夏,雖然如今天下太平,但新朝還是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地方豪強的割據,在一些偏遠地方,政令甚至到達不了。
東巡,不僅是權利的象徵,也是加強中央集權,宣揚統治理念的重要手段。
到時把川海劃入東巡的路線就行了。
另外,百官不是一直想要陳墨去紫微山封禪嗎,趁著這次東巡,就可以了。
陳墨聽從吳宓的建議後,把這事在早朝上說了,得到了大多數官員的贊成。
少數反對的,也只是從“錢”這方面說事。
畢竟皇帝東巡,排場肯定不能小,這代表著皇家威嚴,東巡的時間肯定短不到哪去,畢竟要去許多地方,排場一大,就得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且皇帝每到一個地方,地方上的官員肯定要接見吧。
那接見皇帝,你肯定不能弄得太寒酸吧。
這就會導致鋪張浪費,甚至會有一些官員從中謀利。
對此,也有官員給出了不同意見,說陛下可以下旨,地方官員在接見的時候,可以一切從簡。
總之不管怎麼樣,東巡是定下了。
接下來就是安排東巡的路線、安保措施等等,這些都準備妥當後,就可以定下東巡的具體時間了。
……
東巡的訊息傳到後宮,後宮的妃嬪們都湧到了未央宮,找到了皇后,顯然這次東巡,她們也想隨行。
其中表現的最激動的,當屬梁姬、蕭芸汐、徐瑩三人。
她們都當過皇后,對名利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看重的。
而紫微山封禪,這可能是記錄在史書上的大事,甚至連隨行的人都會記載,她們若是能陪同,也能名留史書。
陳墨剛到未央宮,身上的帝王袍都沒有脫下來,一幫妃嬪就直接圍了上來。
韓安娘倒不在意陪同封禪的這個名聲,但這次陳墨東巡又不是出去打仗,所以她們這些婦道人家跟著去也不會礙事,所以韓安娘也想去。
她還得到了高人指點,囁嚅嘴唇,小聲道:“二郎幾次帶兵打仗,甚至是下江南都沒有帶上奴家,這次,二郎你總不能不帶奴家吧。”
“夫君夫君,從小到大,妾身還沒看過大海呢,連大海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夫君你這次東巡不是也要到川海嗎,把妾身也帶上唄。”易詩言上前抱住陳墨的胳膊,撒起了嬌。
“陛下,臣妾也沒看過海。”宋敏這時也小聲的說道。
三人這一開口,其他嬪妃自然就坐不住了。
納蘭伊人說道:“我的醫術各位姐姐們都見識過,不把我帶在跟前,你們估計也不放心。”
月如煙清了清嗓子道:“我是上三品武者,又是女兒身,可以貼身保護皇后和安娘姐。”
夏芷凝、夏芷晴、蕭芸汐她們也是一一開口,都想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