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配合有這麼幾點。
陳墨每到一縣,第一步並不是衝城中的糧倉、銀庫去的。
而是衙門的案牘庫,先掌握當地的戶籍檔案,衙門的賬本、田契買賣之類的。
瞭解當地有多少戶人家,多少畝田地。
而根據蕭靖的調查,張泉縣、金澤縣、武邑城的張、嚴、高几大世家,則掌握了當地近九成的田地,可根據衙門的記錄,每家才一百多畝。
蕭靖一看,就知道其中存在大量的瞞報,以及田地名義上是在百姓的手裡,可真正的田契,卻在這幾大世家的手中。
作為蕭家的家主,這裡面的水有多渾,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於是他便找到這幾大世家的人,希望他們能老老實實的配合。
但他們非旦沒有配合,反而暗地裡玩起了貓膩。
比如將田地轉移到府上下人,妻族以及各種沾親帶故之人的名下。
總之各種用來躲避的手段層出不窮。
而他們之所以這樣。
是因為他們知道陳墨在青、虞、麟、淮等州打士族,分田地的事。
可是這些田地,對他們來說,就是命根子,肯定不可能讓陳墨全拿走的,於是就用這種方式對抗,想跟陳墨談判。
我們知道你安國公想收攏人心。
可以,我們願意配合。
所以打算拿出三成的田地,讓你去分給百姓。
但就這還是有條件的。
你安國公還要給我明面上的田地、產業減稅。
這層意思,蕭靖自然知道,所以也寫在了信上。
當然,若是有足夠的時間的話,這事還是可以慢慢處理,減少影響的。
可陳墨的主要目的,是入京勤王的。
河西之地的這種事,完全就是順手為之。
拿出三成?
打發乞丐呢?
我好不容易剷除了淮王,搞定了安平王,打敗了崇王。
費了這大力,死傷這麼多人,就為衝你這三成來的?
明明河西之地全是我的。
我的地,我拿三成,你留七成,還要我感謝伱嗎?
還有條件,敢情你那瞞報的七成,是一分稅不想交唄?
好好好。
既然你們不願意配合。
那就
陳墨給蕭靖的批覆只有一個字。
第二天。
張泉縣的蕭靖就收到了陳墨的回覆。
只有一個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