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杜雲召集百官,宣佈杜子墨駕崩,龍飛與東羌軍不久便會來攻打帝都。滿朝大臣均大吃一驚,盡皆痛哭。
突聽有人說道:“諸公且先節哀,如今國之大事,是先立新君,再議迎敵。”眾人一看,說此話的正是當朝宰相陳裕符,他在朝中地位,僅次於李義隆,他為右相,李義隆為左相,如今李義隆生死不知,朝中大臣自是以他為首。
眾人聞言,均覺有理,只是推舉何人為帝呢?多數目光均瞧向杜雲。那杜雲雖沒有冊封太子,但他為嫡長子,又是監國,自然新君非他莫屬。
陳裕符向杜雲施禮道:“肯請殿下登基!”眾大臣隨即跪下。那杜雲雖然喜極,但也得做做樣子,連連擺手道:“這如何使得?”
陳裕符道:“如今事情緊急,還望殿下莫辭辛苦。”
杜雲又假意推讓一番,正欲順水推舟,卻突然聽到一個聲音,“且慢!”
他抬眼望去,心頭便是一震,來者正是皇后。
皇后說道:“先帝駕崩雖然事先突然,但他出徵前,留有詔書,立寧王杜衡為新君。”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愕然。陳裕符也是一怔,問道:“請問皇后,那詔書何在?”
皇后將手微微一擺,一個宮女託著一個玉盤走了過來,那玉盤上放著一道詔書。陳裕符接過來一看,上面寫道:“朕百年之後,寧王杜衡可登大寶。”
陳裕符心頭疑雲大起,杜子墨生前身體極好,一直不肯定下太子之位,怎麼會突然有這麼一道遺詔?
他又看了一遍,字型、印信全然無差,不由得不信,心中暗想:“難不成陛下就是為了立寧王,才不肯定太子之位嗎?只是他又為何讓杜云為監國?”
皇后道:“這詔書可有假嗎?”
陳裕符遲疑道:“老臣老眼昏花,已經認不清了。”皇后身後的杜衡暗罵,這真是一頭老狐狸。
皇后又向諸大臣說道:“陳相年紀大了,那換一位年紀輕些的,上來再看一眼。”
眾人均知事關重大,不敢向前。皇后又問了一聲,還是沒有人答話。她眉頭一皺,卻突然聽到一個人說道:“我來看看。”
眾人一眼望去,正是趙王杜環。杜雲與杜衡見了,心中都是一突,這杜環素有智計,杜子墨曾嘆自杜環並非嫡子。他在大臣當中,也是頗有威望。
陳裕符見了,心中想道:“先皇屍骨未寒,難道這裡就要上演爭位的好戲嗎?”
杜環走上前來,只看了一眼,便說道:“此乃偽詔。”
皇后與杜衡聞言,臉色一變。那皇后心中暗想,他是怎麼看出來的?難道是詐我?
她這一遲疑,杜環心中更料定幾分。他向杜雲施了一禮,說道:“請大哥登基!”
這一句話,更是令眾人吃驚。本來他剛一出場,眾人均以為他也要來爭位,哪知竟然會擁戴杜雲。
皇后怒道:“杜環,你憑什麼說這是偽詔?”
杜環道:“父皇在位時曾說過,女子不得參政,又怎會把這等傳位遺詔放在你手?”說到後來,他竟然大聲喝斥起來。
隨後,他又轉身對眾大臣道:“我朝歷來由嫡長子繼位,只有睿宗昇仙之時,沒有子嗣,這才由父皇接位,而父皇既然指認大哥為監國,其意甚明,不應有其它變化。”
說完,他雙手一扯,將那道詔書扯個粉碎,再次說道:“請大哥接位。”
陳裕符看到杜環這個樣子,猛然間想道:“若論能力膽氣,這杜環實在是最佳接位人選。”只是他也知道,此事萬萬不可,至少是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