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魔榜第一百七十三位碎心手韓濤,殞於河州衛堡外,屍骨無存,道消神滅!
誅魔榜第一百五十五位剝皮行者胡佔元,殞於欽州衛堡,筋脈盡段,死狀極慘!
誅魔榜第一百二十六位……
誅魔榜……
短短不足兩月瞬間,讓神州各方勢力焦頭爛額,造下滔天殺孽,榜上有名的墮魔者,凡是在東宋境內者,竟是死了近五十人之多。
其中多半雖是百名開外,但有近三分之一乃是前百強者,更有兩尊兇名赫赫的魔頭。
一時間,聞逍遙王之名,墮魔者咬牙切齒,瑟瑟發抖,飽受墮魔者之害的尋常百姓和普通勢力,無不彈冠相慶,拍手稱快。
逍遙王之名,瘋傳神州,在魔劫之亂中,人族盡顯頹勢,不啻於一劑強心針,‘及時雨’名副其實!
但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傳出,涉及逍遙王吳子明座下寶船——虛空破浪船!
如今,歸附眾聖殿,原海皇島化外遺民九島聯名,通傳天下,吳明闖入海皇島,強取海皇島鎮族至寶,實乃強盜行徑。
念及其並未仗之為禍神州,不管其以往如何,值此民族為難之際,當將此寶交出,供人族大能調派,而非成為個人利器。
換言之,吳明無法是仗著虛空破浪船特殊之能,才可橫行東宋各地,來去自如,追殺那些神出鬼沒的墮魔者,才闖下如今威名。
更有不少各族天驕放出豪言,言及吳明不過如此,若自己有此寶在手,亦可誅殺墮魔者如無物。
此言一出,登時風傳南北,不少有名有姓的天驕武者競相附和,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下,幾有燎原之勢,從東宋傳向五國。
甚至於,其中不乏在魔劫爆發三年中,創下偌大名頭的強者,這些人甚至揚言,讓吳明現身一戰,輸了便交出虛空破浪船!
與此同時,更有墮魔者屠城滅族,揚言吳明若再敢肆無忌憚追殺,便會繼續屠城獻祭。
雖有人暗中推動主導,可隨著有些事的傳開,卻瞞不過天下人,更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吳明追殺墮魔者,於人族有功,於神州有功,活人無數,卻要遭受各種汙衊攻堅,無論是正道或散修,甚至平民百姓中,都形成了輿論狂潮。
據傳,某一豪門子弟,仗著天賦超凡,方言吳明不過爾爾,家門前一早就被糞便堵了,臭氣熏天。
此豪門雖是當地土霸王,卻愣是沒敢抓捕那些從門前過的普通百姓。
無它,眾聖殿告誡!
值此關鍵時刻,吳明已是處於風口浪尖,不少人早已看不慣各方大勢力的霸道和眾聖殿不公。
若在這個時候有豪門敢對無辜百姓出手,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進而落下把柄,即便再不願,也會被拉出來成為儆猴的雞仔!
對此,逍遙王吳明未有一言辯解,也沒有人間蒸發,依舊在暗中追殺著墮魔者。
時不時便有訊息傳出,某地作惡多端的魔頭兇徒,被吳明誅殺,待得有人趕去時,早已不知所蹤。
其中雖有別有用心,心懷不軌者,卻也不乏心懷敬畏,有心結交者。
但無論哪種情況,吳明都在用行動,默默留下自己的傳說,也讓那些想要拿墮魔者的人頭,揚名立萬的少俠俊傑,如鯁在喉。
吳明一人,誅殺墮魔者數十,他們有宗門、家族支撐,眾聖殿情報相輔,卻毫無建樹,如何不讓人嫉恨?
但嫉恨者雖多,可景從不服者更甚!
少年心性,滿腔熱血,秉著一股子輕狂勁兒,對榜上有名的墮魔者,展開了慘烈追殺。
任誰也沒有想到,哪怕是吳明自己,在無形中,帶動了一股誅魔浪潮!
以至於,短短時日內,墮魔者好似成了縮頭烏龜,在起初的幾名叫囂者被誅殺後,便很快藏匿於暗處。
……
東宋營州境內,一座平素人跡罕至的荒蕪山谷中,時而有隱晦流光落下,很快便離去。
日升日落,足足三天時間,前後不知有多少遁光起起落落。
“這丫頭倒是挺能藏的,到底去了哪兒?”
吳明揉著眉心,星眸中隱有疲憊,不時掃過面前彷彿有血金色流光一閃而逝的卷軸,其上赫然有不下四五十個光點,有如星光般時隱時現。
有心魔傳承的秘術為基礎,常恕如今又是煉器半聖,將之品階提升後,其內可容納的魂印高達七十二,更是以大宗師為限!
這段時日來,除了追殺墮魔者外,更是暗中收服了諸多平素聲名不顯,但在暗地裡卻作惡多端的大宗師強者。
以他個人的力量,當然不可能做到,收集詳細情報的同時,又在極短時間內追殺目標,哪怕有虛空破浪船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