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因為他平定了南中四郡,在劉備集團中,不再是那個無關輕重的人物了。
在原歷史中,劉禪更多的是做一個圖騰、神像,凝聚人心的作用。
他手底下的臣子都明白,論起治國能力?劉禪不行,論起行軍打仗?劉禪不行!
那便作為繼承主公遺志的載體罷!
他們這些臣子心中效忠的,從來就不是劉禪,而是劉備的遺志!
但如今的劉禪,已經和歷史上的劉禪大為不同了。
他不再是劉備精神的載體,而成了一個真正的主君!
董和讓劉禪聯名上表,自是代表著劉備集團對他劉禪能力的認可!
“勸進表上,我自署名!”
劉禪接過勸進表,而董和早就準備好筆墨了。
“請公子書在首位。”
劉禪聞言,輕輕搖頭。
“我豈能首位勸進?”
這勸進表上的位次,也是有說法的。
位次排名的依據就是地位,這裡的地位就是指官職和爵位。
官職大小的排名有個原則,就是漢朝官職>劉備的左將軍府屬官>劉備手下的直屬部將。爵位則是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
勸進位次越高,從龍之功便也越多。
這亦是劉備收復人心的手段,他要是勸進首位,不論是於情於理,還是對於劉備收心部下的目的來說,都是相違背的。
他輕輕一笑,說道:“便在二十名開外罷!”
也不等董和拒絕,劉禪便在二十名開外的位置上,寫上“成都留守臣劉禪”七個大字。
“公子英明!”
這首位人選,自然是給馬超的。
他方才言語,也不過是客氣恭維而已,以公子才智,亦是明白這位次的說法。
首位署名,非馬超莫屬!
馬超的官職可是漢朝廷所封的偏將軍兼併州牧,這是正宗的漢官,他的爵位是都亭侯,劉備集團能比擬者,也只有關羽的漢壽亭侯,張飛的新亭侯是劉備封的,不是漢朝封的,含金量略有不足。
況讓馬超署名第一,亦是收他人心,予他從龍之功。
箇中計較,非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
當劉禪將署好名勸進表交給董和之後,他心中明白,恐怕過幾日,他公子劉禪的名頭就要變一變了。
下次他的臣屬對他的稱呼,便成為太子劉禪了!
而且他劉禪,也有開府之權了!
太子府,可是自有一套屬官系統的!
...
感謝此城名初的月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