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見著徐璆震驚的表情,又趕忙補充道:
“當然了,這些口糧種子不是白給的,田地也只是借給我們耕種。”
“待來年豐收,需將糧食交還給官府。”
“至於耕牛也是每家每戶輪流借用,若私自宰殺或盜用,官府也是要拿人問罪的。”
……原來如此。
徐璆連連頷首。
難怪都說徐州去歲豐收。
這劉備把流民聚攏在一起屯田,借給他們糧食、工具和田地,然後等糧食豐收之後,則全部收繳還給官府。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徐州一年會多出這麼多糧食了。
這屯田法令仁中帶剛,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徐州的人力。
而這些人白白為官府勞作一年,不但不會怨恨統治者,反而會倍懷感激。
因為沒有官府,他們都會活活餓死。
好厲害的御民之術!
徐璆發出一聲慨嘆。
此前劉備也曾治理過平原,未見他有如此手段。
也不知他是得了哪位高人相助?
順著村民的目光往山下望去,瞧見曬穀場上堆滿了穀物,徐璆不禁彎唇一笑:
“去歲收成如何?”
一提收成,眾村民的臉色立馬變得興奮起來。
“好!好極了!”“去歲有賴皇天庇佑,我鄉里六百畝地,共得粟兩千餘石,鄉里不復有饑荒之虞矣!”
厲害!
儘管對劉備的屯田之策已經很佩服了,但真正聽到一處鄉里的收成之後,徐璆還是忍不住發出一聲驚歎。
這就是下邳治所附近的鄉里嗎?
這等生產力,在這個大漢都排的上號吧?
這劉備身邊究竟是有多少高人相助?
事實上,作為徐州治所。
劉備的確在下邳附近投入了大量資源,就是為了保證糧食能夠及時供應到下邳來。
中間少不了李翊、魯肅、麋竺等人出力。
才能使周圍鄉里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徐璆又問道:
“古人云:‘懷璧其罪’。”
“近來旱飢連年,而今歲驟然盈倉,左近山野多有匪盜,聞之收穫,豈肯輕放?”
本來尋常百姓,聞說盜匪二字都該色變。
畢竟一年的勞作,最怕匪寇搶奪。
誰料這幾位村民皆面露不屑,甚至以唇相譏道:
“府君有所不知,使君在下邳一面屯田,一面練軍。”
“新兵皆要出征殺匪,凡有殺敵者,可獲戰功,戰功彪炳者,賞賜田地!”
說到這兒,那村民幾乎是兩眼放光。
哪個老百姓不想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