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失去了太史慈了嗎。反正也沒把他當做心腹看。孫權心中有些振奮,但也有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思。
太史慈很忠心,但是太忠心了。確實如寇封所想,孫權在統領江東以後,以周瑜,張昭為首的文武都表示效忠了。當時太史慈也是如此。
但是孫權始終覺得太史慈的忠誠只有九十九,不足一百。又因為太史慈功高,並且孫策還遺留有孫紹。
所以忌憚之下,把他派去了長沙邊界,防守黃忠的入侵。
在先前武將折損無數的時候,孫權才想起了太史慈這麼個昔曰的大將。而如今這麼一用,這百分之九十九的忠誠,猛的變成了零。
被寇封給收去了。
孫權真的只剩下了吃不到說葡萄酸的酸味了。
“前方太史慈背棄了孤的信任,使得前方本完整的防線,變得不完美了。不知諸君有何良策可以彌補?”孫權還是開口了,聲音還算是蒼勁。
但是大廳內的這些庸人,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開口。前方防線,幾乎已經江東砸鍋賣鐵弄成的,是最後的希望。
建立那個防線,江東的府庫已經能跑老鼠了,本防備山越的嚴密防禦,也變得坑坑窪窪了。
幾乎是整個江東的賭注,都壓在了豫章了。
但如今,太史慈背棄,出乎意料,也是無法彌補的了。若是豫章被攻破,江東就真的完了。
還有什麼辦法彌補?
看著群臣都是如此茫然的表情,孫權剛剛振奮的心,又變得極度失望了起來。
“主公,臣願擇家中精壯,向西助豫章。”關鍵時刻,還是張昭這個老臣,重臣起了關鍵的作用,他率先表態道。
當今天下,是亂世,也是士族壯大的盛世。昔曰寇封陳兵天子都城外的時候,陳群等人就以家中族人家奴為骨,補充許都的防禦。
更不要說,士族之氣更加嚴重的江東了。若是江東士族全部擇家奴中的精壯向東,估計立刻會有數萬精兵。
但可惜,如今真正忠心孫權的已經不多了,太多都是模稜兩可。更多的是就等著寇封兵臨江東,等著抱大腿去了。
“臣也願意。”但儘管如此,張昭這個老臣的影響力,仍然不可忽視。在場頓時有一半多人,願意擇選家奴中的精壯,以損害宗族的利益,來幫助孫權。
在座的都是大族的代表,這一下,估計就又能擠出一二萬兵丁了。
孫權的一顆屢受打擊的心,不由又振奮了起來。感激的看了一眼張昭,大聲道:“好,諸君如此忠於國事,孤甚是欣慰。有諸君相助,何愁寇封。”
振奮起來的孫權,到是有那麼幾分氣蓋山河的豪氣。再加上大家都出家奴了,眾人也覺得安心了一些。
江東的氣勢又微微有些反彈。
但是張昭卻知道,這到底能不能成,還要看前線決戰。寇封若突破豫章,孫氏就等著轟然倒塌吧。
張昭的一顆心,也是忐忑了起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