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這曲子沒有《賽馬》的奔放,也沒有《萬馬奔騰》的豪邁,只有無邊草原的寬容清脆,平穩而清靈。
“這是哪首曲子?我回去找譜兒學學。”
“不曉得,我也是跟別人學的。”楊希回道。
他的確是學過二胡的人,不過那還是他上輩子的事,那時候的二胡也不叫二胡,叫做“奚琴”,是北方奚人的樂器,隋唐之際才傳入中原。
楊希當時喜歡亂跑,有了實力也不怕惹事,大江南北都讓他踩了一遍,也去過奚人的部落,從某個放羊的老頭那兒學了這曲子。
修道士嘛,從古至今都挺注重陶冶情操的,琴棋書畫總得會一點。
“那可惜了,這麼好聽的曲子沒曲譜……”被吸引過來的農家樂老闆也失望的開口。
不過這失落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讓他家八哥的一聲叫給喊了回來,“救命啊!”
“吃鳥啦!吃大鳥啦!”
聞聲一看,小八正拿尾巴揪著八哥的爪子,嚇唬它呢。
老闆嚇得連忙伸出了天使之手,把八哥給救了出來。
小八沒了玩具,扭著水蛇腰爬回了楊希手上,只留下老闆盯著它欲言又止——估計是想去罵這個欺負了自家蠢鳥的蛇,可最後卻是懶得提了。
後面見著楊希想走人,老孫頭立馬拉住他,“都快到飯點了,說好了請小哥你吃飯的!”
“就是,光聽你那一曲子,這飯我請了!”老闆也一拍胸脯,豪爽的讓楊希留下來。
楊希也蠻久沒吃過農家樂伙食了,沒多猶豫,不搞虛頭巴腦的玩意兒,直接就應了。
飯桌上面,老頭子們開始跟楊希嘮嗑。
“小哥你打哪兒來的?也是來黃山玩的?”
“不,我黃山本地的,無業遊民閒的很,到處亂逛。”
“那可不好,我看小哥你挺有才華的,二胡也拉的好,不如我介紹你去德雲社?”那肥圓老頭提議道,“我津門人,有點門路,小哥你能力實在,去了肯定有出息!”
楊希拒絕了,並表示自己對於去天橋底下說書算卦沒興趣,只委婉的告訴他們自己在黃山周邊有產業,不缺錢。
老頭一聽就悟了,感情面前這位是個收租的包租小哥,難怪能當個“無業遊民”。
“老哥們哪的人?來黃山旅遊?”
“我兩是冀省的!”孫老頭指著另一個老頭子介紹道,“住的離津門也不遠,都老夥計了。”
“至於這次來徽州,也不光是旅遊……”孫老頭小心戳了一下楊希,對他道,“小哥你不是本地人嗎?曉得這地方有神仙不?”
“我可聽說了,這黃山上面有個厲害的仙人住著,平常有人故意跑山裡面去了,就跟入了迷陣似的,兜兜轉轉總能繞出來,根本不能深入!”
“今年天氣熱成這樣,黃山周邊怎麼還挺涼快的?肯定是因為有仙人坐鎮啊!”
……
這就有點給楊希強行“神化”了,他至今才把天都跟翠屏峰徹底納入了掌中,其他地方只是單純的布了點奇門八卦,免得有人跑進來打擾,真不至於像他們說的那樣,有啥漫天大霧迷人心眼還有鬼打牆的。
至於涼爽……山裡的氣溫本來就比外界低,黃山上的靈氣比市裡又充沛不少,兩兩相加,當然舒服,算不上楊希的功勞。
他才人仙呢,還得等再厲害點,才能做到“揮之雲來,呼之雨去”,隨手之間奪天地之造化,成一方小福地。
楊希聽著他們說的越來越離譜,乾脆插了嘴,“你們來求仙?”
“沒那麼大的心思?”孫老頭笑了,“這不是想著黃山上面有神仙,那這邊的道觀就有真本事嗎?我來給我孫女求個符,讓她復讀順利點。”
在老人家眼裡,既然這黃山有神仙,那這兒的道觀肯定是有能耐的真道士,有真神庇佑,求的符也比其他地方靈驗。
而黃山自古以來就有道士來過,山上也有過道觀——雖然如今已經被清理了一遍,又考慮到楊希的態度,裡面只剩下點打理衛生的人了。
但孫老頭這些外來人可不清楚,百度上的資料也沒及時更新,只當跟以前一樣。
他們也不管道門其實早就闢謠過,某些神靈是人為編造出來,抬上神位的,根本不靈驗。
“她今年沒考好,被清華拒絕了,又不肯接受調劑去復旦,一門心思死磕到底……家裡人也沒辦法,只能讓她復讀了。”
“……”學霸可真任性。
初中學歷的楊真人說不出話,跟著寵物蛇一起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