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稟官家,微臣愚見,該招安宋江一夥。”
誰這麼不開眼?
李綱。
託李衍的福,李綱已於前幾日回到朝中,任太常少卿。
得知他被招回來的始末,李綱對趙佶感激涕零,更以革新內政為己任。
所以,見滿朝文武對此等好事皆不出聲,李綱義不容辭的站了出來。
趙佶微微一皺眉,道:“李愛卿為何覺得該招安宋江這夥賊寇?”
李綱朗聲道:“如今田虎那夥賊寇的觸角已經快到黃河,下一步必是過黃河直逼咱們東京汴梁。而王慶那夥賊寇又打下了唐州,離東咱們東京汴梁只有數日路程。更別提江南已被方臘那夥賊寇攪得天翻地覆,難保方臘那夥賊寇不膽大包天從南往北攻打咱們東京汴梁。此三巨寇如今已經對咱們東京汴梁形成了包圍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多一分實力也是好的,況且宋江這夥賊寇有將一百零八員、兵超過兩萬,還曾打下過高唐州、青州、大名府,實力不弱,若是得了他們,平定田虎、王慶、方臘等賊寇,必將容易一些,咱們也多了一分保證。”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只是趙佶等人不願意面對罷了。
如今被李綱挑破,趙佶只能有些牽強的說道:“就怕他們賊性不改。”
李綱微微一笑,道:“這夥賊寇之所以難纏,皆是因他們有二龍山天險可守,若是受了朝廷招安,他們必定得棄了那二龍山天險,如此一來,他們就是那砧板上的肉,若敢不盡力剿賊,童樞密有一萬種辦法收拾他們。”
童貫冷冷一笑,道:“到了臣手下,他們敢不賣命!”
宿太尉忍不住道:“這……是不是有些欠妥?會不會寒了他們的心,傳將出去,以後還有人敢接受朝廷招安?”
童貫道:“恁地最好,高太尉說得不無道理,朝廷又不是藏汙納垢之地,這些作奸犯科之人,安能與我等為伍,剿田虎、王慶、方臘之際,我必順勢將境內的匪寇盪滌一空,還咱們大宋一片寧靜!”
就連鄭居中都道:“他們若是賣命殺敵,還則罷了,若是不盡心力,萬萬不能留他們禍害百姓,這世間絕不能再出第二個李衍!”
鄭居中此言正對了趙佶的心意。
趙佶道:“鄭愛卿此言不錯,絕不能養虎為患。”,然後對高俅道:“高愛卿,招安宋江他們這夥賊寇之事,就由你全權負責。”
高俅領命,道:“喏。”
宿太尉見狀,只能暗歎了口氣,“吾已盡力,你們好自為之吧。”
李綱又道:“啟稟官家,如今剿滅田虎、王慶、方臘三夥賊寇已刻不容緩,還請官家啟動封樁庫,否則,待這三夥賊寇聯合在一起,恐成難以根除的頑疾。”
局勢已經發展到了這種危急的地步,趙佶其實也動了動用封樁庫中錢銀的念頭——如果不是有李衍那個盼頭,趙佶可能已經動用封樁庫中的錢銀了。
如今,卻是讓趙佶左右為難!
動用封樁庫中的錢銀吧,先不說有違祖訓,他們之前所做的努力也就算是白費了,而且還搭上了一百多優秀將校和一千個太學生!
不動用封樁庫中的錢銀吧,形勢又有如此危急!
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有人稟報:“稟報官家,王黼大人、蔡攸大人、李邦彥大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