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葉芊微笑著問,“為什麼是十八羅漢,而不是十七羅漢或十九羅漢呢?”
“十八是一個吉數,”我認真地說,“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數量表達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等等。佛教中也有許多十八,如十八界、十八變、十八層地獄等等,這些都源於‘十八情結’!”
“你聞聞,”葉芊說著深深地嗅了一下,“這羅漢還有香味呢!都過去700多年了,現在仍然飄散著沁人心脾的檀香!”
“沒有你香,”我深情地對葉芊說,“我希望你年年十八,越來越香,勝過檀香,賽過麝香,香妃見了你都自慚形穢!”
葉芊嬌媚一笑。
我心滿意足。
我們說笑著來到大雄寶殿後面的大悲殿。
大悲殿前,有兩棵古老的銀杏樹。
時值深秋時節,黃葉紛落,碎金滿地,這兩棵銀杏樹距今已有700多年高齡了。
“這兩顆樹似乎不是夫妻樹?”我思索著對葉芊說。
“是的,”葉芊微笑著說,“這是兩棵雄性銀杏樹!”
“哦!”我恍然大悟地嬉笑道,‘原來是一對好哥們!”
我們說著來到了龍泉庵。
龍泉庵是八大處的第五處寺院,坐西朝東。
進入寺門,首先看到一雕欄方池。池壁,青石圍砌,堅固潔淨;池中,碧水盈盈,清澈可鑑。它源自龍王殿下的拱形石洞,又經方池西壁石龍頭口瀉出,細流如注,經年不息。
“這水就是遠近聞名的龍泉。”葉芊輕聲地說。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感慨地說,“這池泉水,清澈透明,纖塵不染,甘醇清冽。好的愛情,猶如清泉,滋養生命,淨化靈魂。”
“別感慨了,”葉芊微笑著說,“我們到這裡面的龍泉茶社坐會吧!”
“好的,”我認真地說,“一邊小憩,一邊品茗,一邊看山,一邊吟詩。”
“這個茶社歷史悠久,”葉芊清喉嬌囀地說,“他們以龍泉水泡茶,口味很好!”
“那就讓我們好好品味一下茶葉與泉水的愛情吧!”我極其深沉地說。
“其實,”葉芊思索著說,“佛教與茶,密不可分。在魏晉南北朝時,僧人已有尚茶之風。”
“是的,”我認真地說,“寺院是茶文化的中心,許多茶詩寫於寺院,被廣為流傳。著名的《甜水歌》,就是在龍泉茶社完成的。”
“如果你能把那首詩現在給我一字不錯地背下,”葉芊呵呵一笑,“我敢明天就跟你登記結婚,說話算數,絕不食言!”
“天哪!”我後悔不迭地說,“昨晚我還真背這首詩來著,感覺你會考我這首,背了半晚上還是沒有背下來!”
“如果我能背下來,怎麼辦?”葉芊微笑著問。
“如果你能把那首詩現在給我一字不錯地背下,”我信誓旦旦地說,“我敢現在就跟你登記結婚,說話算數,絕不食言!”
“就算你想娶我,”葉芊把嘴一撇說道,“那你拿什麼來娶我?你在北京有房嗎?有車嗎?有戶口嗎?有工作嗎?”
我面無表情,沉默不語。
“所以說,”葉芊呵呵一笑,“小夥子啊!你還得努力啊!”
我依舊面無表情,依舊沉默不語。
“別難過了,”葉芊清眸流盼地說,“那首詩估計誰都背不下來,除非專門花很長時間去背!你說說茶的愛情寓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