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尹一笑,吃了一口酒,用筷子夾起一隻蝦子放在口中咀嚼,臉上帶著淡淡笑容。
那意思,已經非常清楚。
黎大隱笑了!
“此事倒也有些意思……只是事關重大,還需與族人商議。
若玉都監真有門路的話,這買賣倒也做得。只是,玉都監把這大好買賣送與黎某,卻讓我有些受之有愧。不知玉都監可有什麼難處需要自家幫助?便沒有這買賣,只憑萬春兄弟的面子,自家也斷然不會袖手旁觀。不過,我身份低微,怕也幫不得太多。”
玉尹夾起一隻蝦子。放在黎大隱面前盤中。
“天下熙熙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名而往……黎主簿看這西湖之中來來往往船隻無數。可在小乙眼中,無非兩艘。一隻名‘利”一隻名‘名’。小乙得官家敕命,來杭州為官。但到了這杭州多日,卻一籌莫展,難以施展出拳腳,不免有些煩悶。
今日請黎主簿來,還想黎主簿為自家謀一計策。”
玉尹身為應奉局都監,卻無一兵一卒,始終不是長久之事。
黎大隱又怎可能不知道玉尹的難處?
聽罷這番話。他便清楚了這其中的奧妙。當下一笑“其實這件事也算不得難事,想必李知州不曉玉都監的手段,所以才讓玉都監在此休養。既然玉都監想要做些事情,只需拿出手段便可。”
“呵呵。小乙別的不敢說,但這手段,卻有那麼一些。
只是苦於沒有門路,縱然一身好本事,李知州又如何知曉?所以才想煩勞黎主簿為小乙指一條明路。”
兵權!
黎大隱哪能不清楚玉尹所求事物?
“卻不知小乙想走什麼門路?”
“我聽說,黎主簿與那位相府使者似乎相識,不知可否引介?”
相府使者?
黎大隱眼睛一眯,對玉尹的看法,頓時提高不少。
這個人。倒是個有腦筋的傢伙。
黎大隱身為杭州主簿,和蔡京派來的潘通,的確是有些交集。身為杭州地頭蛇,黎大隱自然是八面玲瓏的人物。和潘通吃過幾回huā酒,更暗地裡打點了不少銀子。
兩人的關係雖算不得生死之交,可是在潘通眼中。卻也算親密。
也不知道玉尹是如何打探出潘通的事情,不過能想出潘通來,必是有高人指點。
想到這裡,黎大隱突然對龐萬春的未來有些期待。
也不知道眼前這位玉都監,究竟能讓萬春走到哪一步?說不得還能有些大成就。
窗外,斜雨春風,打得堤岸上一片桃紅杏白。
遠處湖面上,畫舫扁舟若隱若現,更增添幾分醉人詩意。
春風燻得遊人醉……二月的風,不再寒冷,反而帶著一股子令人心醉的暖意。
黎大隱沉吟片刻,端起面前的酒杯,朝著玉尹一遞“既然玉都監開口,便試一回又有何妨?
卻不知,玉都監西州的門路,究竟如何?”
玉尹一笑,伸出手在酒杯中蘸了酒水,而後在桌面上寫下‘耶律’兩字。
黎大隱眼睛一亮,輕輕頷首。
“如此,待我與族人商議後,再與玉都監詳談。”
+++++++++++++++++++++++++++++++++++++++++++++++++++++++++++++
凡事,不可一蹴而就。
黎大隱承諾了玉尹之後,便沒有了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