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除了媒體之外,還有不少知否影片網站的“創始者”,甚至還有不少專程從國外飛來拉法帝國的“O
igi
ato
”,他們都是在知否網站釋出的資訊中申請獲得批准的。
在李德坤代表合作學校、穆新代表基金會發言結束之後,葉天民上臺了。
今天的葉天民,一身嶄新的雲尚服裝,特意的用金線繡上的拉法國花牡丹,素白的底色更加承託除牡丹的嬌貴,袖口的玄紋使得舉手投足之間自帶氣場。
站在臺上,葉天民有一種非常怪異的感覺,各種膚色的參會人員在他眼裡,似乎看到了在人類文化起源初始階段的渴望。
他開口的第一句話,沒有用他慣有的方式,而是微微的一鞠躬說:“感謝大家,為世界的文化傳承所做出的奉獻。”
旁邊有三位不同語種的翻譯,將葉天民的話依次翻譯成三種語言,沒有采取前面發言人的同步翻譯器是葉天民要求的。
理解拉法文化,就必須要理解語言的組成,發言稿事先給所有翻譯人員進行了確認,語言的相互翻譯所表達的概念,全部都是經過葉天民確認的。這是同步翻譯器永遠無法實現的人文理念的宣傳,他要在這個時候讓知否網站的傳播成為最有效的風雨學院的宣傳手段,那就要一字一句都完整和準確的表達。
葉天民的發言,是從人類的原始生存開始的,儘管科技的發達造就了不少的發達國家,但還更多的還是處於發展中的國家,他們需要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掌握這些生存技能,他們也是有文化素養的人,學歷並不能代表文化,但生存技能和學習的過程一定是會讓基本的文化素養得以延續。
而科技的方向是為人類服務的,但也會帶來很大的變數,當初發明火藥的拉法帝國前人,又這麼會預料到成為了戰爭的改變中最重要的物質。所以,任何時候,最原始的生存技能都不能撇棄。這是一種對人類祖先的尊重,也是對我們基本生存的保障。
沒有現代科技支撐,我們人類依然還能夠生存,這是風雨學院最大的目標。儘管什麼時候才會出現,或者會不會出現這樣沒有科技支撐的時候,都不重要。因為就算不是大面積,也會有區域性的狀況出現無法用現代的科技來支援生存。
比如地震、海嘯、山洪、礦難等等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人類被困的情況下,有多少科技能改變災難的發生呢?頂多是在解決災難產生的結果的時候才,才會有效。
當下,你們所掌握的技能或許為會讓你們成為不可多得的工匠和大師,但在面對生存困境的時候,你們和你們教授出來的學生,就是人類生存的導師和最主要是依靠。
葉天民的這一席話,同步到知否影片上,在傳播到世界各地,完全炸裂了所有人的認知,用拉法帝國的語言來說,這叫未雨綢繆,風雨學院的教學目的一下子拉昇到了人類命運的依存者高度。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雖然有不少人置疑,但不可否認這樣的高度,讓反對和置疑的人都很難去反駁。
世界需要和平、人民嚮往和平,可是還是有一些國家的個別利益團體,為了自身利益罔顧和平需求,這是不爭的現實問題,也是不可迴避的正在發生的事實。
葉天民並沒有說風雨學院和合作的組織或者團體為此所做的多麼高尚,僅僅只是把傳授技能這一項的高度提升了上去,所得到的反應就超出了所有人的預計。
許多還在猶豫是否要讓風雨學院在當地辦學的國家,開始出現了民眾的呼聲。特別是一些致力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織和人士,更是呼籲要重視風雨學院,應該給予足夠的支援和幫助。
葉天民的講話沒有激情昂揚的鼓勵,沒有長偏大論的敘述,甚至整個講話的時間也不長,對於很多“始創者”而言,卻足矣讓他們有太多的話題可以創作了。
生存,是所有人的基本希望,他們沒有太多的追求,平凡的一生甚至都找不到一點值得稱道的地方,可是活著,面對災難能自救,能夠讓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活下去,這是他們最樸實和需要的希望。
風雨學院帶來了這個希望,帶來了底層最基本的生存希望,星星之火開始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