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養心,可壯大精神。
秦至庸最近發現自己的精神充盈了很多,眉心處好像鼓了起來,好像是要長出第三隻眼睛。
就像是二郎神的天眼一樣。
眉心,又被稱之為上元宮、上丹田、泥丸宮,其內藏神。
當然,人的眉心是不可能像二郎神那樣長出“天眼”來。秦至庸感覺眉心鼓起來,那是因為精神壯大以後而產生的錯覺。
秦至庸覺得,自己的精神隨時都可能會破體而出,以達到念頭可干涉外界物質的層次。
若是精神力真的強橫到了如此地步,那麼秦至庸就不止是可以催眠和遮蔽他人的意識感官,而是有了真正的神通。
身懷大功德的人,神通自來。
真正的聖賢,是不會去修煉神通,而是求道。
只有那些妖魔鬼怪,才會追求“神通”。
修行,是為了改變自身命運,而不是為了極端地追求力量。
神通不敵天數。
真要是氣數已盡,就算是力量再強,神通無敵,依然難逃劫數。
越是修行到了高深的層次,知道的真相越多,秦至庸的心中就越是謙卑,對“道”越是充滿了敬畏。
下午。
王芸和王語嫣找到正在看書的秦至庸。
秦至庸笑著說道:“語嫣,你怎麼沒有回家?”
王語嫣說道:“家裡有些悶。還是醫館裡待著更自在一些。秦先生,語嫣心中有疑問。剛才我和王芸妹妹一直在探討,可是也沒有探討個所以然來。”
秦至庸看了王芸和王語嫣一眼,說道:“有什麼疑問,說吧。我是你們的先生,為你們傳道解惑是本分。”
王芸說道:“先生,儒家的一些理念,是不是太過於……溫和?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我和王姐姐在蘇州城裡遇見過許多的讀書人,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失去了血性。讀書人都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希望?”
王語嫣說道:“秦先生,語嫣最近讀了不少的史書,儒家的學問,好像有些不思進取,對開疆擴土沒有作用。”
秦至庸放下手中的書本,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說道:“王芸,語嫣,你們先坐下。咱們慢慢說。”
王芸和王語嫣坐到了椅子上。
她們的眼神有點忐忑,生怕秦至庸會生氣。
因為秦至庸教她們的學問和技藝,儒家的理念是根基。
而現在她們兩個對先生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就相當於是一種變相地“欺師滅祖”。
好在秦至庸依然是目光平靜,沒有一絲生氣的跡象。
秦至庸笑著說道:“我教過很多的學生,但是主動向我質疑儒家學問的人,僅僅只有你們兩位。好,很好。你們心中有了質疑,有了疑惑,是好事。說明你們懂得了自我思考,是真正在修行儒家的法門。”
“王芸剛才說人善被人欺,其實是不對的。我記得有一位領袖說過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仁慈善良的人,不會被欺負,弱小,才會被欺負。想要不被欺負,那就讓自身強大,而不是去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