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庸透過如履薄冰的修行,才達到目前的心境修為。可是眼前這人,還不知道他自己的心境有多強大。
不過,天賦這東西,是老天爺賞飯吃,羨慕不來。
劉伯溫施禮道:“在下劉基,字伯溫,見過秦兄。今日劉某心血來潮,來此等待貴人。沒想到秦兄這麼快就出現。劉某見到秦兄的第一眼就確定,你是我要等的人。”
劉伯溫?
秦至庸闇道:“怪不得此人的心境修為如此之高。居然是劉伯溫。那就不奇怪了。”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
心境修為,並不是武術家獨有。
文學家,畫家,科學家,思想家,其實更容易培養心境修為。因為探索求道,心中沒有半點殺意。而武術家心境就算再平和,都會帶有點殺戮氣息。除非像秦至庸這樣,只是把武術修行當成養生的手段。
秦至庸有些時候,也會心血來潮,預知一些要發生的事情。不過,預判並不是十分準確,有時候還是會出錯。
心血來潮說起來神秘,但秦至庸覺得這是屬於超級第六感,只是自己並不能掌握。
心境修為越高,第六感越強,預判的事情就越是精準。
秦至庸有時候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劉伯溫說道:“秦兄,我家離這裡不遠。不如到我家裡做客,咱們再詳聊,任何?”
秦至庸笑著說道:“好。那秦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心境和自己旗鼓相當的讀書人,秦至庸也很想和劉伯溫聊一聊。
和劉伯溫“論道”,或許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思想的碰撞,就容易爆發出智慧的火花。
其實修行最佳時代,是先秦時期,那個時候華夏大地百家爭鳴。道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醫家、陰陽家……各種思想智慧相互碰撞,誕生了一大批聖賢。
………………
秦至庸是誰?
之前江湖武林中,根本就沒有這一號人物。可是現在屠龍刀在他的手裡。
很快,秦至庸的大名就傳到了各大勢力的耳朵裡。
秦至庸很年輕,是絕世高手?
有人相信,有人不信。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沒有見識過秦至庸的武功修為,沒有人能想象出他的強大。只有殷野王、殷素素、俞岱巖……見過秦至庸出手的人,才能體會到他深不可測的實力。
他們在秦至庸的面前,施展出所謂的的武功“絕招”,就像是三歲孩童揮舞著手中的糖葫蘆,那般憨態可笑。
殷素素一臉喪氣地回到天鷹教。
殷野王見她的手掌包著紗布,眉頭一皺,說道:“妹妹,你去找秦至庸了,是不是?你可知道有多危險?我都已經和你說過,秦至庸武功高強,不好惹。你就是不聽。”
殷素素說道:“大哥,我沒事。秦至庸沒有為難我。不過你說得對,秦至庸的武功實在是太厲害。想要搶回屠龍刀,只有請爹親自出手。”
腦海中浮現秦至庸那如仙人一般的身法,殷素素懷疑,父親會是他的對手嗎?殷素素暗自搖頭,把這個念頭打消掉。她始終認為,父親殷天正才是真正的強者,是無敵的存在。
秦至庸再強,也會敗在天鷹教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