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

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 (第1/2頁)

武英殿,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天子居中,太子旁邊陪著,東邊是以蹇義為首的六部九卿,西邊則是姚廣孝、徐景昌、成國公朱能,魏國公徐輝祖!

沒錯,是徐輝祖頂替了淇國公丘福,出席武英殿的御前會議。

只不過徐輝祖排在了侄子後面,顯得有點搞笑……但是在場誰也不敢笑,甚至有點脊背發涼。

這個第一將門,到底是恢復了昔日的榮光。

準確來說,還要遠勝昔日。

徐達活著的時候,尚有宋國公馮勝、信國公湯和、穎國公傅友德,以及藍玉等人在,徐達又為人謙和,不爭不搶,在朝中屬於不顯山不露水的那種。

但是到了徐景昌這裡,徐家畫風就不一樣了,這小子簡直專門為了噁心大傢伙而生的。越是不得人心的事情,他越幹得起勁兒。

一個這路東西已經夠讓人招架不住了,隨後又冒出個徐欽,頂著探花郎的功名,也是前途無量,暢通無阻。

到了現在,連徐輝祖這種人都葉落重生,再回朝堂。

不得不說,徐家還真是積累了陰功。

莫非說徐達真的成了神仙,在保佑他的子孫後代?

不然沒法解釋啊!

眾人思量著,可也有人注意力在另外的方面,自從設立武英殿理事之後,整個朝廷大權,迅速向這裡雲集。

十幾位重臣坐在一起,不像早朝那樣,幾百號人亂哄哄的,也不像本部內部,尚書一言堂。

能代表各方利益,有爭論,也有共識,規模剛剛好。

朱棣心裡很清楚,不能只靠著少數兩三個人決策,在這個朝堂上,尚書一級的高官,都有著強大的實力。

把他們排斥在決策之外,日子久了,必然出事。

所以武英殿的議事,必須保證足夠的規模。

除了上述眾人之外,內閣諸公也可以分批輪值……大約就是每次來兩三個人,他們專職記錄,沒有天子准許,不能發言。

但即便是列席會議,黃淮、胡廣、楊榮等人都欣喜不已。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看清楚全貌。

一項政策,到底涉及到了哪些人,真正的初衷是什麼?確定之後,又要產生什麼效果……只有清楚這些來龍去脈,仔細揣度,才能明白朝堂上到底在幹什麼。

相比之下,那些侍郎,小九卿,他們雖然官位比內閣高,但無福列席武英殿會議,不能真正領悟國家政策,只是負責執行,差距越來越大,就不免被淘汰。

今天朱棣率先說話,把主題點名。

“王佐那個畜生,跟俺說,軍中都是北平來的,讓俺不用管南方的衛所……這算什麼?讓咱守著半壁江山過日子嗎?這麼混賬的話,朕就算滅了他的九族,也是理所當然。這個畜生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朕懶得說了,朕讓你們過來,就是商議一下,一些地方的衛所屬實出了差錯,到底要怎麼辦?”

朱棣說完,從頭到尾,掃視全場,最後目光落在了徐輝祖身上。

自己這位大舅哥的才能,朱棣還是相信的。

“魏國公,你說說吧,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徐輝祖慌忙起身,弓著腰道:“回陛下的話,臣仔細思量過了,中原和江南的許多衛所,除了靠海臨邊的之外,其餘剩下來的既不打仗,也無從恢復,已經是難以挽救。”

朱棣聲音低沉道:“衛所那是皇考定下的舊制,朕打算收回土地,重新招募軍戶,難道也不行嗎?”

徐輝祖苦笑著搖頭,“陛下,當年太祖皇帝征戰天下,在鎮江,揚州等地,都設過衛所,是為了防備張士誠,在江西等地,也有防備陳友諒的。後來又在中原設定了不少衛所,是為了剿滅匪患的……現在天下太平,這些地方早就沒有戰事,維持衛所,已經很困難了。加上建文亂政,大肆抽調兵丁,致使衛所空虛,人丁匱乏,臣真不知道,還保留這些衛所,能有什麼用處?”

朱棣深深吸口氣,咬了咬牙,“這麼說,這些衛所,是必然要裁撤了?”

徐輝祖道:“裁撤衛所,併入地方,撤掉軍籍,併入黃冊,一體納糧服役,這才是正辦。”

他剛說完,戶部尚書夏原吉就立刻附和道:“陛下,臣以為魏國公所言極是。裁撤無用之衛所,充實地方財源,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策。”

朱棣沉吟不語,又看了看成國公朱能,這位似有不滿,畢竟身為武將,裁撤衛所,等於是在他身上割肉,朱能也不高興。

但是人家講的頭頭是道,他也沒法反駁,只能偷偷看徐景昌。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