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正式成立。
第二年的6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透過‘興師北伐案’,並任命光頭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從‘紅都’廣州出發,一口氣打到了長江流域的湘、鄂、閩、贛、皖、蘇七省的廣大地區。
當北伐軍攻克江城和江西時,唐生智擔任前敵總指揮,調兵遣將,攻城掠地,招兵買馬,軍事力量崛起,由20個團擴大到40個團,速度十分驚人,直接威脅到光頭的政治軍事實力。
手握軍權的光頭到了江城,為分化瓦解唐生智的軍事力量,首先提出將首都遷到江城,但有人堅決反對遷都,說光頭是先入為主,要以遷都之名,在江城成立以他為首的國民政府。
12月7日。
在廬山召開的軍政會議上,經過爭論,大家同意遷都江城,但在這期間,光頭透過各種方式達到了削弱瓦解唐生智軍事力量的目的。
這時,有人提出歡迎曾被光頭排擠出走香港的汪精衛參與政府工作。光頭為排擠汪精衛,提出首都遷移南昌的主張,並迅速成立了zhongyang政治會議南昌分會,要以南昌分會領導江城國民政府,實際上是另立‘zhongyang’。
1927年4月,光頭指揮北伐軍打道滬上,於4月12日舉起屠刀,大肆捕殺紅黨人員,製造了‘四·一二’流血慘案。
這時,在黨內人氣指數極旺的汪精衛到達江城主持江城國民政府工作,18日這天,光頭來到金陵,立馬宣佈成立金陵國民政府,江城國民政府對光頭的這一行徑表示出極大地分開,派遣唐生智率部隊東征討蔣。
光頭為避免與江城國民政府的關係搞僵,以退為進,宣佈下野。
便由桂系李宗仁臨時主持國民政府工作,並向江城國民政府發出了邀請,江城政府的汪精衛自然是求之不得,爽快答應,隨後宣佈遷都金陵。
不久之後,光頭就利用各種矛盾,恢復了職務。
林森想起遷都之爭,光頭為了一己私利,出爾反爾。
畢竟有了前車之鑑,那麼這次遷都,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說,是為了國家大計,為了民族存亡,為了與日本人打一場持久戰才遷都?還是像別人所說,搞假抗日真投降?我們走後,他留在金陵河日本人簽訂城下之盟。
經過一番考慮後,林森決定在走之前,向光頭討問個明白。
但怎麼樣才能不得罪光頭,又能達到弄清楚真想的目的呢?林森的職位看起來很高,資歷又老,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實權,唯一的優勢就是資歷老,但如若得罪了光頭,估計自己這優越的生活,又將蕩然無存。
仔細思索,林森想到了一個說歷史,旁敲側擊的辦法。
當天,林森便坐上小車,風風火火的來到黃浦路,光頭的住處。
光頭還沒有離開,正想著林森明日即將離開金陵,前往巴郡,正準備在林森臨行前,去林公館擺放一下,不想到副官走過來報告:“林主席來了。”
光頭以笑臉相迎,賓主落座,一番寒暄後,林森便開口說道:“委座留下來保衛金陵,這工作十分辛苦,但收效甚微。金陵的地形是三山一水,決定了金陵很難守住的。”
說著,他走到了地圖前,手指著地圖說:“金陵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建都於此的帝王無不想依恃天險,長治久安,流傳萬世。但是說也奇怪,在這裡建都的帝王們夢想竟然一個也不曾實現,自從三國東吳定都於此,短短300年間,更換了6個朝代,加上五代的南唐,共有7個朝代,都是短命的。”
頓了頓,他扭頭,看了一眼光頭,見對方喝著茶,似是沒有讀懂自己的弦外之意,便繼續著說:“他們無論把長江防線金陵城池佈置經營的如何堅固,到頭來都未能阻扼進犯之敵,金陵城一次次被攻破,皇帝一個個被俘虜,被囚禁的被囚禁,被殺的被殺,哪一個也未能逃脫悲慘的結局。明成祖朱棣忌諱這個地方,篡奪政權後,舍下宏偉輝煌的宮闕,遷都北京了。”
光頭的確沒有聽明白林森的話外音,“這些我都知道,林老別太擔心,我不會走那些統治者的老路。”
林森定定目光,說道:“我知道委座你有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有臨機處置問題的本領。但是,我還是擔心.”
“林老,你放一百二十個心,我一不會被俘,二不會被殺。”
“唉!”林森重重嘆了口氣,說道:“被俘被殺的皇帝還不可恨,可恨的是那些開城投降的皇帝,就說東吳的第四代皇帝孫皓吧,他是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公園280年,晉武帝司馬炎興兵東征,孫皓歲兵馬甚壯,皆因他昏庸殘暴,將士離心,不肯賣命,敵軍未到,聞風先逃,晉軍沒打幾個硬仗便兵臨城下。”
“孫皓嚇得不知所措,聽任弄臣,先草擬投降書送往晉軍大營,隨後袒著肩膀,用麻繩把身子捆縛幾道,踉踉蹌蹌的走出帝宮,身後一群皇子皇孫,文武大臣,還有捧著玉璽、抬著灌木、打著投降幡、牽著肥羊的侍者們。孫皓跪伏地上,歷數著自己的罪過,請求晉國發落,倘若不容,任憑宰割,已經把裝殮屍體的棺木備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