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導彈在極限射程上打出來的,飛到這裡,已經不是動力射程了,雖然能量剩餘還很多,但是這讓髒三的飛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騰挪的空間。
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我們瞄準時的不得已——有多枚導彈瞄準同一目標,這讓大部分飛機其實並沒有殺身之禍。
其實如果不是他們胡飛的話,原本少數脫鎖的導彈也沒那麼容易重新發現他們。
這一切說起來很慢,其實非常快,也就是一兩秒鐘的時間,事情的結果就非常分明。
4架髒三的飛機在空中當空爆炸,2架拖著長長的煙火向下方墜落,有2頂降落傘在空中飄落。
沒法一一描述,也沒有必要一一描述,反正知道是來犯之敵被擊落就足夠了。
其實早在第一輪的兩頂降落傘開傘之前,第二輪導彈就已經來襲。
格鬥導彈的作戰過程就是這麼誇張,接戰距離太近,相對速度太快,對於人需要走幾十分鐘的路,對於導彈來說就是一兩秒的事情。
這些導彈的速度,可是高達3馬赫以上。
這一輪導彈有所不同的是,他們大部分甚至還沒出動力射程範圍之外,導彈的尾噴口還在呼呼的噴著怒火,不但空氣舵能用,燃氣舵也同樣能用,機動性完全拉滿!
此時飛行姿態完全破壞的敵人們,大部分都沒法保持機頭面嚮導彈的狀態,要麼露出了側面腰背,有的甚至露出了屁股。
這在雷電3的眼裡,更顯眼了。
在躲避第一輪導彈過程中已經暈頭轉向,找不著北的敵人,甚至大部分根本不知道第二輪導彈的來襲,他們只知道機體一震,就開始不受控制的往下墜落。
甚至有的什麼都不知道,就在空中直接魂飛天外。
一時間空中四處都是濃煙烈火,甚至短時間內,都沒法數清楚到底擊落了多少架敵機。
太多了,碎片和機體實在太多了,這讓我們的同志一時間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像是被杆式戰鬥部直接切掉部分機體的,遠遠看去,兩團大火往下掉,根本分不清是一架還是兩架飛機。
空中稀稀拉拉的還有幾架敵機在飛,地上的雷達站裡,雷達手反應超快:“初步判斷,剩餘敵高速目標7個。”
好傢伙,又擊落敵機8架。
24枚導彈擊落14架敵機,第三代紅外空空導彈面對50年代技術水平的戰鬥機,打出這個效果,也不算是奇怪。
敵人沒有準備、沒有任何干擾手段,先是在正常編隊飛行狀態下遭到導彈齊射突襲,然後在姿態被破壞、能量大量損失的情況下再次遭到突襲。
甚至後12枚還有些冤,它們的接戰距離,已經可以算是進入了不可逃逸區,之所以12中8,估計重複瞄準和指向上的敵機數量不夠了是最主要的原因。
唯一的問題是,戰果不太好統計,到底是誰的導彈擊落的?這賬特麼的沒法算,好在我們還有一種表彰叫做集體功勳。
此時,被急速飛行的導彈遠遠甩在後面的12架戰鬥機,已經飛臨敵機前上方。
看著下面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飛的敵機,大隊長大喜過望,說實話,他根本沒想到這兩輪雷電3,能將敵人打成這個樣子,眼看敵人零零落落沒剩幾架了,他一聲令下:“自由選擇目標,從上往下打!”
為什麼我們在空軍力量最困難的時候,軍迷們還對8架八爺槍挑一架F22抱有那麼一絲希望,因為對於空戰來說,高打低實在是太有優勢了!
而八爺當時是我們能飛得最高的戰鬥機,而F22雖然說是有2萬米的實用升限,但是從它們吹升阻比2.0和打只19000米高的流浪氣球都那麼費勁來看,也許八爺有那麼一絲希望吧,畢竟F117A都被薩姆3給幹下來了。
不用他二次下令,我們的戰鷹們早就兩兩一組,分散開來,各自向著自己的目標直撲而去。
“這個是我們的,你去找別的去。”
“急啥急啥,6個編隊,沒聽見剛才雷達站通報還有7個目標嘛,夠用的夠用的。”
在緊張的追擊機動中,飛行員們甚至還有閒暇在頻道里搶人頭。
主要是從上往下壓,開著雷達瞄無頭蒼蠅一樣的敵機,實在是太輕鬆了,他們甚至都不用像常規訓練一樣,去死死的長時間咬敵人的尾,只要機載雷達控制著雷電3的導引頭鎖定了敵機,他們就可以按一下發射按鈕,然後瀟灑脫離。
有的同志甚至發揮了一把傳統戰術,從空中向下掠襲敵機,用機炮將敵人擊落之後拉起戰機揚長而去。
空中很快就乾乾淨淨,連一架敵機的影子都看不見了,只看見往下墜落的敵機殘骸,還有導彈殘餘的尾煙,對了,還有在向下飄落的6個降落傘。
最早跳傘的髒三飛行員,此時還在空中飄著呢,戰鬥結束之快,真是難以想象。
“我的機炮炮彈還是滿的,導彈卻打光了。”
“誒,這你就不如我了,我用機炮打掉一架,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