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也很高興,這不是預定型,這就是這種武器在設計完成後,第一次整裝試驗。
能達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6發中3,其實不是說這個彈的命中率只有50%,末敏彈的命中率計算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它的命中率,會隨著目標區的目標數量上升而上升。
像今天這個6中3,有一部分原因是現場只有4輛坦克,有3輛都被打掉了,有一輛是運氣好沒被打中。
如果現場有十輛二十輛坦克,高振東相信被擊毀的數量還會進一步上升。
如果從發火數量和命中數量來看,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命中率是4中3,75%。
不管怎麼說,反正這個試驗是成功的。
“羅教授,下一步,我們還是要創造條件,把122和152炮彈給做出來,也展開試驗。前者能裝下1枚末敏彈,後者能裝下2枚,作為裝備序列裡裝備量極大的兩型武器,有了這兩種炮彈,其使用的範圍能大大擴充套件,極大的提升戰術靈活性。”
“身管火炮對於高G效能有極大的考驗。現在只能說迫擊炮、火箭炮能用了,身管火炮能不能用,還有待試驗,火箭炮的實際測試也要進行。”
高振東一一叮囑道,羅教授也連連點頭,這也是他的下一步目標。
陸裝局的同志就沒那麼多想法了,他們想法非常淳樸:“羅教授,哪怕是迫擊炮彈,也先給我們弄一點,我們用於前期的培訓和訓練。這東西,好使!”
有了好東西不先過過癮,那怎麼行,哪怕是沒定型,我們幫你們做做試驗總沒問題吧。
這個要求,羅教授倒是沒有什麼意見,點頭答應下來。
陸裝局的同志,有的是長期駐紮京城工大的,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
他轉頭四顧,請衛戍部隊負責配合的同志來一起商量個事情,然後轉頭看向羅教授。
“羅教授,要不……我們向這邊部隊的同志借一頭豬,你們用末敏彈打試試?”
有不少同志聞言茫然,這位同志是高興傻了吧?
這東西又不是槍械,弄頭豬來幹啥,末敏彈看見了根本不帶動彈的,丟不起那臉。
羅教授一愣,隨即和學生們一起笑了起來:“哈哈哈,好,好,我們打試試……”
——
今天是領工資的時候,高振東自然不用去財務室排隊領取,而是三分廠廠辦的同志給他送過來,他籤個字就行。
看著多出來的一些肉票、黃豆票什麼的,高振東有些奇怪。
別小看黃豆,這是優質的植物蛋白,這年頭也是需要特批的。高振東前世知道的那些賣蛋白粉的,其實主要原料就兩種,植物蛋白粉就是黃豆,乳清蛋白粉就是牛奶。
“這是啥?以前沒這個啊。”
“高總工,你這不承擔新的工作了嘛,這是和你級別對應的。”廠辦的同志解釋。
高振東有些奇怪,他的工資福利是就高不就低,不搞合併發放,就算是上了副局級,也還是夠不技術三級的待遇的,按說應該還是沒啥變化才對。
不過都直接發下來了,就不去糾結了,這一小點不是什麼問題,專門去問反而不合適,有些其他同志可能因此而坐蠟了。
廠辦的同志離開之後,高振東開始自己的工作,因為小高的原因,他幹勁更足了。
他在工作,別人也在工作。
陸裝局內部,就在展開一場討論,這場討論的起因,說起來有點時間了,但是被翻出來再次討論,卻是因為這幾天的事情。
那就是180火箭彈擴口徑的事情。
高振東早在和130、180火箭彈的同志搞交流的時候就提出過,建議將180火箭彈的口徑,擴充套件到250mm以上,但是陸裝局只是納入考慮。
後來陸裝局內部,也有相應的工作,討論下來的結果,是暫時不改變180的口徑,擴口徑的事情放到下一代或者新型號去解決。
畢竟180也搞了一段時間了,突然更改口徑這個最大的基礎引數,帶來的連鎖反應是一系列的,基本上可以說,前期在180mm火箭炮上的投入,就基本都白費了。
但是現在,情況有了新的變化。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末敏彈。
雖然還只是早期的試驗,沒到定型,但是就這個早期試驗,讓陸裝局的同志們開了個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