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連忙站起來,在黑板上開始畫起雷達方案圖來。
高振東畫的那個座標圖他們沒捨得擦,沒準一會兒還能用得上呢,所以只是擠在邊邊角角畫,邊畫邊給高振東解釋。
高振東大致聽懂了,這個雷達脫胎於爭先一號的雷達,原理都差不多,但是利用數字訊號處理板和DJS60DJ,增強了雷達訊號處理的能力,並且按照高振東的指引,加入了動目標指示功能,增強了抗雜波的能力。
方案非常中規中矩,沒什麼大毛病,但是也沒什麼大的特色,算是利用先進技術解決了口徑小的先天問題,不過從結果上來看,解決得並不徹底,主要是不能適應進一步降低的掠海飛行高度。
高振東看著他們的方案,問了一句:“你們能從雷達資料裡,看出對目標的捕獲情況麼?”
齊工想了想道:“能看出一點點,雷達資料量比較大,原始訊號是不可能記錄下來的,只有一些結果性的過程資料,以及重要節點,會記錄下來。”
高振東道:“你先看看雷達資料,對目標的鎖定程度有多大?”
大概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目標回波是否清晰,目標狀態和位置是否精確。
齊工點點頭:“這個倒是能看出來一點,鎖定的時候,會記錄鎖定時的情況。”
說完,他和蘇衛華開始翻找資料記錄,尋找高振東想要的答案。
等他們找到之後,看了幾眼,抬起頭來,滿是佩服。
“高教授,你早就知道雷達鎖定是不穩定的?對於目標位置判斷誤差範圍比較大?”
高振東點點頭:“我猜的,你們這個雷達功率有限,想要增強雷達訊號的能量,提升訊雜比,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脈衝的脈寬。”
這個雷達是個單脈衝雷達,價格便宜量又足的那種,用在這個導彈上,從型別上來說還是合適的,PD那價格可不得了。
脈衝訊號的總能量與幅度和脈寬有關,在功率有限的情況下,就只有增加脈寬才能提升。
原因知道了,但是原理卻不知道,蘇衛華道:“老高,為什麼增加脈寬會降低定位精度?”
“因為脈寬大了,就意味著雷達回波訊號的時間範圍長了,自然就算不準,只能算出一個很大的範圍來。”
連一開始的鎖定都是相對模糊的,當雜波一惡化,自然脫鎖的可能性就大了。
找到一個問題,就至少有了攻關的方向,哪怕高振東沒說解決方案,但是對齊工他們依然很有幫助,但是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既然你們已經用上數字訊號處理板,那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算是有了基礎條件了,我給你們一個建議,你們去找XX單位,和他們交流一下脈衝壓縮技術,對於你們這個問題,是有幫助的。”高振東直接給他們指了一條路子。
高振東大概的給他們介紹了一下脈衝壓縮技術的好處,聽得齊工興奮無比,這技術的每一個好處,都是奔著我們這個需求來的啊,提升精度、提高解析度、提高訊雜比……好想要!
“啊?有單位已經在搞相關技術了?可是我們去能要得到麼?”齊工是又喜又憂,空口白牙的要技術,哪兒那麼簡單。
高振東點點頭:“我會給你們寫個條子,你們去找防工委要許可就行,應該沒有問題。”這種基礎技術,在國內相關單位那自然是擴散得越廣越好,大家都用上。
他這個話聽在李總他們耳朵裡,自然明白,這個脈衝壓縮,絕對和眼前的這人脫不了干係,甚至從他這麼自信來看,他在裡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種。
蘇衛華一時間甚至產生了自己這個大學是不是白上了的感覺,高振東是不是每天趁他們睡覺的時候偷偷學習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啊。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但是對於齊工來說,卻是天降的好訊息,一個字兒,爽!!!!
高振東沒顧得上他有多爽,這個雷達系統在高振東看來,問題不止一處,或者說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他把手指向黑板上的雷達結構示意圖:“你們這個天線,是用的正置長焦拋物面天線?”
拋物面天線用在這裡倒是合適的,這個時候,可不是日後那種相控陣雷達滿天飛,撒個農藥都上相控陣的年代。
齊工點點頭:“對,拋物面天線成本合適,指向性和旁瓣效能都不錯,綜合下來,比卡塞格倫和倒卡都要合適一些。長焦拋物面天線比短焦拋物面,電效能好一些,最終就採用了這個方案。”
卡塞格倫和倒卡,都會因為副反射面的遮擋問題,帶來旁瓣抬升,增益下降的壞處,這在本來總能量就捉襟見肘,還要對抗嚴重的海面雜波的固體反艦彈上,比起拋物面天線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