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智慧?鮮血!(4k)
高振東還沒講話,使用方代表卻先表態了:“我不管高主任是不是在辦公室想出來的,但是他說的就是我們想的。”
防工委的領導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叫通訊員過來,耳語了幾句。
高振東抬起手,止住了使用方代表的話,開口了。
“這也許是你們集體的智慧,但我剛才說的,是我們集體的鮮血。”
“我曾經和戰友拼了老命,靠著他斷了半條腿,才能把爆破筒捅進敵人的槍眼。”
“我也曾經帶著全班戰士在敵人的掃射下抬不起頭,靠沾滿鮮血的炸藥包才開啟了前進的道路。”
“我還曾經帶領著全排戰士被敵人的機槍火力壓制到連坑道口都出不去,友鄰陣地的火力班組為了掩護我們冒險前出,再也沒有回到他們的坑道。”
這幾句話全文沒有半個“死”字,卻處處都是犧牲。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你這麼自信,把明明可以提供的支援火力縮減成自衛火力。”
“也不知道是什麼讓你放任一位機槍射手毫無防護在戰場上作戰。”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們在戰場上,雖然夠不著敵人的火炮,可是機槍火力點,只要有條件,永遠是我們最優先的打擊目標,自然,敵人也是如此。”
“在我們看來,更遠、更準、更大的威力,永遠都是我們的追求。如果說沒有條件,沒關係,指戰員們想辦法創造條件。”
“但是明明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好好的利用起來?”
會場一片寂靜,都看著高振東,無人開口。
使用方代表看著高振東,眼中全是狂熱,高振東的話,他們是感觸最深的。
這個時候,剛才出門防工委領導的通訊員回來了,拿了一張紙,交給防工委領導。
防工委領導一看紙條,表情就是一變,紙條上的資訊,他還真不全瞭解。
帶著莊重,領導開口了:“各位,我正式介紹一下剛才發言的高振東同志。”
“高振東同志,1953年出國作戰,戰鬥中作戰爭先,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指揮得當,屢立戰功。從普通戰士成長為某部隊某營某連一排長,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三次,榮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回國努力學習,考入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投入社會建設工作中,現為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的科研帶頭人。”
現場的人聽完,鴉雀無聲,隨後,“轟”的一聲現場就炸了。
什麼是傳奇,這就是傳奇。
戰鬥英雄多見,重大科研成果帶頭人也不少,但是把這兩項集於一身,還年紀輕輕的,那就真是絕無僅有了。
“我沒聽錯吧?”
“武能殺敵,文能帶頭。”
“難怪啊難怪.”
“這是什麼神仙.”
“同志,我們不靠神仙皇帝,我們靠的是自己,靠我們中間這些如此努力奉獻的人。”
“英雄!”
大家這才知道為什麼高振東所有的發言基本都集中在防護和火力和舒適性上面。
火力是為了殺敵。
防護是為了更多的殺敵。
舒適性是為了更好的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