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擔當神父,規劃師呂受益,為母則剛思慧,勇武好人黃毛。
這樣四個角色的形象進一步深化後,當程勇提出跑路時,才能引發觀眾對於程勇的不屑,帶來最大的戲劇效果和衝突。
原版中,呂受益前期平平無奇,是後期飽受病痛困擾那一段演繹足夠精彩,才給觀眾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
而黃毛也是在最後和程勇一起賣藥,然後斗車中意外被大貨車撞死,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調整後,他們前期給人的印象就足夠深刻了。
程勇的背刺,讓他們顯得更無助。
讓觀眾更為他們擔心。
而刀子發下去後,才更刀人。
一邊是用刀人來提升觀眾對他們的感知感覺。
一邊是觀眾已經認可了他們,然後再刀了他們,雙倍痛處。
電影的質量,想不提升都難。
而這種做法的唯一壞處就是,男主角程勇的戲份就削弱了,並且變得可惡了。
前世版本,本來就想好了要拍一個不是好人的主角,第一不給人家原型說,第二又不夠徹底。
韓舟乾脆來個徹地的,徵求了原型的同意,然後讓程勇作為一個普通人出現,甚至是一個嗜錢如命的不好的角色出現。
最終這個角色轉變成結局時那個大好人時,才更有感覺。
雖然全過程很討厭,戲份也減少了,但韓舟的版本結局本來就和原版不一樣啊。
原版的結局有點扯淡。
程勇被抓進去時,無數病人來送行。
而坐牢出來時,沒有人接。
不知道是當年病人都死了,還是表現病人沒良心。
如果是前者,那無非就是有點抹黑意味了,有抹黑社會的意味。
如果是後者,那就是抹黑病人群體是白眼狼。
所以,至今為止,還沒幾個人有膽子去做最後片段的影評解析。
原版中,病人面對警方抓藥販子時,據理力爭,把求生欲表現的淋漓盡致,卻沒有表現真正的感恩之心,沒有表現正義的一面。
現實中,千名病人聯名上書要求不要判罰陸勇,他們一邊和病魔戰鬥,一邊遊走幫助回報陸勇。
韓舟版本自然也是用了這個版本,只不過程勇是真賣過藥,靠這個盈利過,所以過程更為曲折。
而最終,也沒有病人夾到送程勇進監獄的畫面。
而是病人夾到迎接程勇出監獄的畫面。
這個版本,也大大削弱了曹警官的存在感。
事實上這部電影裡,警方也不需要太強的存在感。
韓舟這一次,把《我不是藥神》幾乎改了很大一部分內容。
韓舟這一次,開始嘗試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能力了。
————
求月票!
我一開始沒想到劇情修改和調整部分能寫這麼多字出來,本來很久沒寫韓舟的演技了,準備表現一段的,結果沒有空間了。
只能等明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