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版,就可以偏向搞笑。
電視劇版,就可以偏向於詳細化。
而電影版,就可以偏向於酷炫。
韓舟直截了當:“這些東西,可以交給編劇二創,也可以交給粉絲二創。”
“只要大體走向按照這個走,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獨屬於自己的洪荒世界。”
反而,因為提供了《洪荒》這個載體,反而會讓這個系列,徹底的封神。
洪荒大舞臺,有膽伱就來。
你有本事用《洪荒》平臺,寫出十萬訂的書,那都算你牛嗶。
甚至大量的粉絲,可以依靠《洪荒》吃飯。
寫,畫原畫、改原畫,以此寫歌,創作音樂,以此設計個人向作品,cosplay作品。
當這個世界上有一萬人依靠《洪荒》生活時,這個系列就是大獲成功。
當這個世界有十萬人依靠《洪荒》生活時,這個系列就是世界一流。
當這個世界有一百萬人依靠《洪荒》生活時,華國文化,就已經完成了對世界的全面推廣。
韓舟有這個機會,就必須做這件事情。
在前世,這些東西都是開放版權,所以做出來質量良莠不齊,每年大家想不到拍攝什麼電影,就他媽去薅西遊記。
西遊記都給薅禿了。
而在這個世界,商業版權屬於韓舟,韓舟可以在作品出產上,做到精細化控制。
而在周邊附加產業上,進行開放。
這麼強大的生命力,加上作品精細化控制,加上附加產業開放,絕對可以殺到全球。
《哈利波特》這種東西,都能流行全球,是寫得好嗎?
不是,是歐美文化強勢。
《哈利波特》被拒稿十幾次,魔法侷限於後來的奧術體系的一小部分,打人攻擊就是一句話。
說白了哈利波特就是把槍換成了魔杖。
根本沒什麼神奇的。
完全是好萊塢電影在世界大行其道時,選中了大量同類作品中的這一部,然後迎來了無數人喜歡。
這種強勢,或者說海量粉絲的誕生,並不是原著本身多優秀。
而是因為一種文化的大行其道。
而《洪荒》本身是世界歷史級的優秀。
加上同樣的操作手段,十倍於《哈利波特》過分嗎?
當然不過分,其實說白了,韓舟就是要把《洪荒》當做《星球大戰》+《漫威》來運營。
一開始,韓舟寫書,一方面是為了賺錢,另一方面是為了實驗。
實驗流傳度有多廣。
但結果顯示,雖然《天龍》《盜墓筆記》非常順利的被運作到了頂峰,但依舊是小圈子內部的頂峰,換個圈子之後,根本沒人知道。
而《天下第一》質量遠不如《天龍八部》卻很容易就出圈了。
這項實驗也告訴韓舟了版權運作的答案。
很多人覺得,國內版權運作,應該學習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