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盎薩普世價值洗腦了這麼多年的觀眾,今天看到這裡,一些東西開始復甦了。
當初,一次大戰二次大戰,誰不是為了團體而犧牲,不是為了互助為了未來而犧牲?
在盎薩的洗腦之下,如今各國還有多少年輕人能理解二次大戰時那種犧牲?
一旦一個民族失去了這種精神。
那麼他們就算在龐大,也只是盎薩眼中隨時可以割肉甚至鯨吞的肥肉罷了。
《流浪地球》不只是打響了華國思想輸出到世界的第一槍,也是驅逐盎薩思潮的第一步。
更關鍵是,這部電影的前半段,是按照韓舟多年來總結的好萊塢式劇情拍攝的。
後半部分越來越刺激,就很容易讓人忽視掉一些東西。
但時間久了後,激情褪去,感動的點慢慢浮現時,大家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真正的在講什麼。
而到時候,那些人想要再阻止流浪地球已經來不及了。
為什麼?
因為到時候,《流浪地球》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IP了!
當初資本家們為了賺盎薩的錢,配合他們的思潮。
如今各國資本家們為了賺《流浪地球》的錢,照樣可以配合流浪地球的思潮。
自有成為資本,才能壓制滅掉資本。
屠龍少年成不成為惡龍,也先要屠龍了再說。
隨後的劇情,腦洞,特效,讓整個電影院所有人都投入在其中。
一次次的犧牲,一次次的危機,一次次的解決危機。
人類就好像野草一樣生命力旺盛,在狂風勁雨的摧殘下,在野火天雷的橫掃下,不斷地爆發出生命力。
而《流浪地球》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爆發自己的能量。
好萊塢標準大片。
特效上,和流浪地球五五開。
特效規模上,因為價格,遠不如流浪地球。
三觀上,因為惡劣思維的灌輸,詭異且小丑化。
在劇本的完成度上,被《流浪地球》吊起來打。
這是每一個今天觀影的影評人的想法。
《流浪地球》就像星星之火一樣,在世界的東方,猛烈的燃燒了起來。
跟隨著太陽昇起的腳步,席捲世界。
一天的首映過去後。
是時候算賬了。
《第七接觸》?
第七接觸是什麼玩意兒?垃圾電影而已。
如果單放在任何一個年份,《第七接觸》都能打。
甚至能和影史前十任何電影打,包括侏羅紀公園。
但是和流浪地球同時播出。
第七接觸,就彷彿是個笑話。
人類共同體的故事,對比一個人蠅營狗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