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邏輯永遠講不通。
而出現這個問題後,盎薩意識輸出的答案更簡單粗暴,英雄嘛自然有不同的人格和意識。
既然大家覺得英雄永遠是捨己為人的好好先生有問題,那我就再搞個反英雄嘛!
於是“而我的朋友,你才是英雄”“祖宗人”順利誕生了。
他們誕生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告訴普通人,英雄他是一個職業,他有好有壞。
這徹地的汙衊了英雄這個詞彙。
但有一天,這個體系也會被人懷疑。
因為這套價值觀他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自私自利,永遠不可能是人類的主流思維。
任何在網際網路上宣揚這一套的人,別管他包裝了什麼科普UP主,還是知名博士還是大V稱號,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收錢辦事的盎薩代言人。
因為從一開始,如果人類自私自利,那人類早就在人口最少的時代毀滅掉了。
根本不會有今天。
每個人,都可以團結,每個人都可以互助。
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是英雄。
英雄可以是一個人的英雄,跳進河裡救了一個溺水者,你是這個人的英雄。
火災之中,你滅掉了火,你是這一棟樓的英雄。
這樣的英雄是實實在在的英雄,不是虛構中的超級英雄。
但,事實就是,沒有一個超級英雄能拯救地球。
但無數個英雄合力,可以拯救地球一次又一次!
當張鵬帶著老年飛行團登上月球時,月球危機,其實就已經解除了。
而原版在這裡,講的非常非常非常的意識流。
只有華國觀眾能看懂。
但是韓舟版本的《流浪地球》是為了輸出,所以直接用臺詞展現了更多的東西。
劉培強在月球上被張鵬指揮著找到了返回艙時,不是無法聯絡張鵬,而是直截了當詢問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不可以留下?為什麼你們要犧牲自己?”
張鵬也給與了答案:“因為你們還年輕。”
劉培強對此很不解:“為什麼年輕就該活著?”
張鵬的答案更直接了:“劉培強,當下一次地球的危機到來時,我們這些老傢伙今天就算不死,到時候也已經老死了。”
“到時候,那個危機,就應該由你們這代人去解決了。”
這個答案,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先犧牲的標準答案了。
活著就好好活著。
希望下一次出現同樣的事情時,你們還能做出同樣的選擇。
正因為這一次我們選擇了英勇犧牲,才能為下一次的人做出選擇的表率。
這些內容,講真在華國那是多餘了。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為什麼。
但韓舟版《流浪地球》還是要把它寫出來。
因為國外版,需要每個觀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