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都是金屬製作的。”
“都會發出‘嗚嗚’聲。”
“都能賣錢。”
劉主任:“……”
“第三個問題,鞋子和鉛筆有什麼共同點?”
韓舟認真:“鞋子和鉛筆都是容器,但又都不是容器。”
“鞋子和鉛筆都利用摩擦力發揮本身的作用。”
“鞋子和鉛筆都能把東西弄髒。”
說完,韓舟認真的看著劉主任,一臉的期盼。
劉主任:“嗯,初步,有一個判斷了,你先休息一下。”
說完,劉主任起身和劉建西到了旁邊。
劉建西:“這腦子挺厲害的啊,秒就想到答案了,而且仔細一想,還都是對的!”
劉建宏主任嘆氣:“問題就出在秒就想到答案了。”
“其實這三道題是類似於圖靈測試的精神測試,考核的指標和邏輯,和思維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並不是正常人就答不出來,也不是答出來了就是天才或者精神病人。”
“關鍵是是否有一個思考的過程。”
“用這些題判斷病患是否是精神病人,正常人會經過思考後給出自己的答案,但幾乎是不靠譜的答案,而精神病人會秒答答案,而天才可能會在經過思考後,給出非常有邏輯的正確答案。”
劉建西:“可是他的答案是正確的啊,精神病人不應該答出邏輯不通的答案嗎?”
劉主任:“他的答案是正確的,說明他是天才。”
“他不經過思考,直接給出了答案,說明他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天才和瘋子,並不衝突,精神病院裡的天才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劉建西:“你的意思是……”
劉主任:“他的問題不是生理上的問題,如果是生理上的問題,是克服不了的,是不可能有完美的融洽的邏輯的。”
“他這是典型的心理型精神疾病,但是並不嚴重,只是有一點傾向性。”
“不過這種問題,似乎對他本人和社會都沒有危害,只是會讓他的行為比較奇怪,我的建議是不醫治。”
“因為一旦開始使用藥物,壓制他的思維,說不定會是反作用。”
“簡單點說,他可以被視作為超級天才,也可以被視為腦回路異於常人的天才,醫學上算是疾病,社會學上算正常人。”
劉主任想不到,其實情況是第三種。
因為韓舟上輩子看過這三道題,知道答案是什麼,並且腦子裡記得答案,並且聽到問題的一瞬間,大腦就做出了反應,把記憶提取了出來。
毫無思考,就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
車子在路上,真的要去索尼音樂了。
韓舟詢問自己的情況。
劉建西:“劉主任說你有一顆天才的腦子,只不過思維異於常人罷了,不用吃藥不用看病。”
韓舟:“這醫生真權威嗎?要不要另外找一個康康?”
“我覺得我是有點問題的!”
劉建西:“那要不送你去瘋人院住幾年?”
“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韓舟精神了:“我突然就感覺我又好了哎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