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商業三國 > 第四十節 拜見恩師

第四十節 拜見恩師 (第1/3頁)

第三章 亂世降臨 第四十節 拜見恩師

我們快速的挺進廣宗城,沿途擊潰流寇無數。

我們無暇與敵糾纏,戰鬥剛一結束就整理隊伍,繼續向廣宗急進。

光和7年五月中,我帶2000人馬到達了恩師盧植大營。

當時,正值夕陽西下,霞光滿天,變幻在天地間的紅光,毫不吝嗇的把最後的光明拋灑在我們黑亮的鎧甲上,隱隱之間,我們每個人都沐浴在一片血色之中。

那傍晚的夕陽漸漸的落下,在半暗半明之間,1500名鋼鐵機器筆直的站立在大營外,猙獰的面甲放下,鎧甲上跳躍著血紅的暗影,一閃一閃的,彷彿是九幽深淵中放出的惡魔來到人間。只有那細微可察的呼吸聲帶給人一絲安慰——這些可怕計程車兵還有人氣,不是猛鬼。

當時,無論是光宗城中的黃巾還是來迎接的盧植等人,見到我們一身鎧甲,彷彿渾身浴火的站立在夕陽下,都目瞪口呆,皆倒吸涼氣。

盧植目光炯炯的掃視著我們的隊伍,發自內心的讚歎道:“吾有弟子千名,唯玄德與伯圭(公孫瓚)最出色。嘗言玄德曾率200人,追擊鮮卑賊寇數千人,斬殺無數,世人常以為不可信,我卻知道這事或許是真。玄德,寡言少語,深沉有大志,若風雲機會,其厚積勃發,日後必然勝過伯圭多矣”。

盧植身邊眾將聽到這話,紛紛點頭贊同。

夕陽下,我邁步向前,跪倒在恩師盧植腳下,恭敬的行大禮拜見。

這位當世大儒,在眼前眾官皆貪的情況下,仍堅持氣節,獨善其身,實在比我那個時代大多數官員有道德,有骨氣。遺憾的是,他也與中國大多數孤芳自賞、不同流合汙的官員一樣,命運悲慘。看來,中國這片土地真的不適合清廉正直的官員生存。

跪在地上,我百感交集,不止為盧植今後命運哀傷,也為有史以來中國所有正直的官員痛心。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九死其猶未悔”,這就是中國古代大儒的氣節寫照,可惜,在我的那個時代已找不到這樣的人了。甚至在多年對歷史和文化的歪曲下,連明白這話意思的人已經不多了。

現在,連岳飛文天祥都被歪曲成了阻礙祖國統一大業的民族分裂分子,而不是我們小時候敬仰的民族英雄。反而,相反秦檜代表了祖國的統一大業,代表了最先進的歷史觀念,代表了上級領導的意志,是一名有遠見卓識的好官員。

當一個民族的權力階層開始推崇叛匪和漢奸時,這個民族被蹂躪還奇怪嗎?這個民族離滅亡還遙遠嗎?

為了苦難深重的民族,為了歷朝歷代的清廉官員,為了我中華民族的脊樑,我深深的跪拜在地,熱淚盈眶,感慨萬千,泣不成聲:“盧公吾師,弟子劉備前來助戰,為重振大漢,剿滅亂匪,唯死而已。”

見到我真情流露,盧植也深受感動,他眼角溼潤,疾步上前,拉著我的衣袖,慈愛的端詳著我,無限感慨的說:“玄德,你來為師這兒助戰,真是太好了。我們師徒多少年沒見了?嗯,7年了,當年我離開涿縣時,你才是個15歲的小孩,如今也長成一方英豪了。我正缺一員大將。來來來,別做小兒女姿態,我等先進營說話。”

說完,盧植緊緊的拉著我手,象父親牽著小孩手一樣,喜不自禁的舉步入營。

大帳中,盧植為我們引見了他的手下,唉,果然,盧植手下竟無一知名之輩,就是靠著這些無名將士,盧植以三萬人把張角這位心比天高的黃巾首領包圍在光宗小城中。

關於當時張角手下到底有多少人,歷史上爭論不休。但其後朝廷罷免盧植,董卓與張角打了幾仗後,皇甫嵩攻克了廣宗城,殺了七萬多黃巾軍,投水而死的黃巾又有五萬多人,十幾萬投降的黃巾軍被皇甫嵩同時斬首,合埋在下曲陽的城南,造了一個很高很大的墳,皇甫嵩把這個墳起名叫“京觀”。

這樣看來,當時被盧植包圍的黃巾軍至少有20多萬,兵法雲:十則圍之。以三萬人包圍20萬人,古今罕見。盧植介紹完畢,我掩飾不住深深的敬仰,離座而起,拱手向盧植道賀。

盧植捋著鬍鬚,微微的笑著,心滿意足的回答說:“為師雖然以儒成名,卻教匯出兩位兵法大家,伯圭在幽州與鮮卑流寇,叛匪張純的戰鬥我聽說了,雖然不盡善人意,但總能以少勝多,尤其是千里追擊張純,斬張舉而回,勝在堅忍。”

說到這,盧植微微欠身,眉開眼笑的的盯著我,讚賞的說:“至於玄德,你在遼西與鮮卑流寇的戰鬥,鄉村野語,不足為信。但你此次救援龔景,自幽州,跨冀州攻向青州,十戰十勝,戰無不克、攻無不取。涿郡校尉與渤海太守交相上表章保舉你,在朝堂之上,袁本初(袁紹)也誇獎你攻守得法。隨你在冀州作戰的本初長子袁譚,已被朝廷任命為渤海太守,我想,玄德的任命不會在其下。”

說完,盧植感愧的說:“世人皆以為我儒學高遠,可惜,我儒學之道卻沒有教匯出出色的弟子。如今,我卻以兵法之道顯明於世,伯圭在前,玄德在後。後世人不知如何評價為師。”

我垂手感激涕零的回答:“盧師儒學高深,弟子不能得其萬一,盧師教導,弟子牢記在身。”

盧植欣慰的笑著,輕輕擺手:“罷了,當日我在涿縣授學,不過4年,眾弟子的我一二心得,我已欣慰,現在門下有兩名弟子顯與當世,我再在強求更多,豈不貪心。”

盧植彷彿突然想起了什麼,興致勃勃的對我說:“對了,聽說管幼安(管寧)在你處為官,幼安大才,我不如也。你有儒學疑難,可多多向幼安請教。幼安這次來了嗎?你在穎川與幼安合下的賭勝譜天下傳揚,今日難得有空,對幾局如何?”

盧植所說的是我接替管寧,在穎川與荀彧賭酒的那局棋,這局棋在穎川眾士子的眼皮底下,我與荀彧賭棋爭勝,棋是名棋,酒是名酒,人是兩個名人。此棋最後拼鬥慘烈,我僥倖得贏,這也全靠了管寧的鋪墊,讓我在士子中揚名。但讓我單獨對弈盧植,我還真沒有那麼狂妄。

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寫有《弈旨》一文,這是儲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圍棋理論文章。班固對圍棋作了細緻深刻的論述。

他指出:一個好棋手要有雄才大略,要有“蘇(秦) 、張(儀)之姿,固本自廣”,方能使“敵人恐懼”。此外,要有全域性觀念,計劃要周密,在對局中,要運用聲東擊西,應此攻彼的戰術。

其後,班固的學生馬融,寫了一篇《圍棋賦》,內容比《弈旨》更豐富,對棋藝的理解更加深刻。

馬融說,圍棋的勝負策略,猶如頭髮那樣細微;黑白雙方的佈局,則象麻那樣錯綜複雜。攻與守各有法則,守要堅固,攻則應前後呼應,上下聯絡,不能 “唐突”。否則敵軍將深入自方,殺子佔地,自己的棋子就會處於上下離異、四面隔絕,圍包不住、梗咽不暢的狀態之中,這就很危險了。

最新小說: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 紅樓大暴君 紅樓之我全都要 權臣家的小嬌寵 大明執棋人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家父辛棄疾 我靠打鐵招紈絝小將軍為婿 首輔家的農門颯妻 農門肥妻每天都在洗白 家兄朱由校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重生北魏末年 紅樓錦繡 重生之回到周朝當王爺 從袁熙老婆被搶開始說起 權謀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