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註定失敗的人不值得我們浪費精力,與其給戴高樂將軍做專訪,不如派人去德國給貝當元帥做專訪。”弗朗西斯科擅長抓新聞,貝當缺席審判被判死刑,如果有機會的話,弗朗西斯科很想當面問問貝當的心情。
“我不去!”亨利警惕,果斷拒絕。
德國還在打仗呢,盟軍剛剛攻入德國,這時候去採訪貝當,兵荒馬亂的,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得多遺憾。
“我不管你用什麼方式,總之下個禮拜,我要看到貝當元帥的專訪出現在報紙上。”弗朗西斯科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上帝啊,你又逼著我編造假新聞——”亨利痛苦,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沒有新聞可以製造新聞嘛,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媒體人,亨利就算見不到貝當,也知道貝當會怎麼說。
無非就是身不由己啊,曲線救國啊,身在曹營心在漢啊等等。
上一個這麼說的人已經被槍決了。
“沒誰逼你,你只是在完成你的工作。”弗朗西斯科端茶送客,趕緊回去寫稿子吧。
從這一天開始,關於雷納德·卡佩的新聞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社。
與之相對的,戴高樂已經失去收復巴黎的光環,名字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低。
法國人就是這麼喜新厭舊。
雷納德不僅買通了媒體,還花大價錢印刷了無數海報,貼遍巴黎的每一個角落。
同時印有雷納德·卡佩名字的周邊也開始在市場上銷售,比如圍巾,絨線帽,甚至外套等等。
這些周邊都來自南部非洲。
眾所周知,南部非洲是羊毛大國,法國對於紡織品的需求一直都很強烈,讓人意外的是,印有雷納德名字的這些周邊,質量都相當好,關鍵價格低廉,《費加羅報》請商人進行評估,發現售價連成本都不夠。
這根本就是降維打擊嘛。
當雷納德的名字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的時候,雷納德又做了一件讓所有法國人交口稱讚的事。
上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年,法國政府給老兵的撫卹金卻還沒有結算完畢。
雷納德代表法國新政府承諾,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將所有拖欠的撫卹金足額支付給一戰老兵。
這個訊息讓很多一戰老兵翹首以盼,他們中的很多人生活貧困,衣食無著,居無定所,現在有了這筆撫卹金,他們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
雷納德火力全開的同時,戴高樂也沒閒著。
戴高樂也試圖加強宣傳,可是一沒人二沒錢,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
跟羅克見面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羅克現在人已經返回南部非洲,連戴高樂的電話都不接。
羅克對戴高樂還是有點愧疚,憑藉戴高樂為法國做的那些事,戴高樂完全有資格擔任法國總統。
現在這個結果,對於戴高樂並不公平。
可這個世界上哪有真正的公平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