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納德這話聽上去不錯,實際上經不起推敲,任何一個有理想的國家,都不會把國防安全寄託在萬里之外的國家上。
法國真有什麼事,等羅克派人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我希望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能派出一支軍隊,常駐法國,所有產生的費用將由法國負責。”雷納德肯定算過這筆賬,即便只拿出往年一半軍事預算,也足夠僱傭南部非洲和遠征軍,或者保護傘公司的僱傭兵保衛法國了。
這話終於說到羅克心坎裡,戴高樂永遠都不會說這樣的話,所以羅克內心的天秤已經開始向雷納德傾斜。
不過考慮到跟戴高樂的友誼。
羅克決定誰的忙都不幫,這樣南部非洲才能保持在超然的仲裁者地位。
雷納德並沒有在塞普勒斯停留太多時間,身為法國總理,他的工作太忙了,來見羅克只當是度假。
再怎麼著,塞普勒斯也是休閒聖地。
雷納德回到巴黎之後,相關的宣傳造勢馬上展開。
引導輿論其實真的很容易,戴高樂不喜歡和媒體記者打交道,雷納德在記者們中間卻擁有巨大聲望。
關鍵是錢給夠了,記者們或許無法決定誰擔任法國總統,不過他們卻能減少候選人出現在報紙上的頻率。
雷納德跟戴高樂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經費十足。
戴高樂是個軍人,他自己不做生意,也沒有多少錢。
雷納德世界大戰爆發前就是法國最有錢的富翁,所以戴高樂還整發愁到哪去募捐的時候,法國的宣傳機器已經行動起來。
巴黎《費加羅報》總部坐落於美麗的塞納河邊,總部大樓旁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記者和編輯們在閒暇之餘,最喜歡到小樹林裡乘涼。
“我們收到了一筆來自卡佩先生的捐款,卡佩先生只有一個要求,要保證每天的報紙上都有關於他的新聞。”副總編輯亨利是英國人,曾經供職於《泰晤士報》,經驗豐富。
尤其是賺錢的經驗,豐富無比。
《費加羅報》這樣的報紙想賺錢太簡單了,雷納德出手大方,一筆捐贈就達到百萬法郎級別。
這只是第一筆,接下來如果《費加羅報》能讓雷納德滿意,那麼雷納德的捐款將源源不斷。
宣傳這種事不是臨時抱佛腳,得持之以恆才行。
戴高樂就算也想在《費加羅報》刷聲望,也得有百萬法郎捐給《費加羅報》才行。
“捐款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希望在報紙上看到關於卡佩先生的訊息——”總編弗朗西斯科同樣經驗豐富,他來自《泰晤士報》南部非洲分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費加羅報》刊登了對南部非洲遠征軍不利的報道,羅克一怒之下將《費加羅報》收購,把《費加羅報》變成《泰晤士報》在法國的分部,所以《費加羅報》的很多管理人員都來自《泰晤士報》。
“戴高樂將軍的副官的聯絡我,希望我們能對戴高樂將軍做一次專訪。”亨利表情略諷刺,巴黎剛收復的時候,《費加羅報》多次表示想給戴高樂做一次專訪,都被戴高樂以公務繁忙沒時間婉拒。
現在戴高樂終於意識到輿論的作用,可惜已經晚了,跟雷納德這樣的富豪相比,戴高樂沒有超能力。
即便是為了討好雷納德,讓雷納德繼續捐錢,《費加羅報》也不報道太多有關戴高樂的新聞。
就算有,有關戴高樂的新聞也很難出現在報紙上。
而且記者這個職業,最討厭的地方在於可與發揮的空間巨大,同樣一句話,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這是記者和編輯們最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