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混全勤的假更,複製的上一章,除了標題外都不是真更的)
……
閏二月初九,一部分原琮州後營軍在路上佈下埋伏,另一部分稍事休整之後倒戈向後,欲與身後的雲南王軍隊展開作戰。
雲南王部情知不妙,及時擺出守勢,並就地尋求有利地形想要與其周旋。而正在此時,原來在琮州留守的燕軍及時從雲南王后方趕到。情況終於惡化到預料中最危險的時候了。
……
聽到實際的情況後,雲南王和他們身邊的幕僚都沉默了。幕僚們的沉默原因是可想而知的,畢竟之前紅口白牙的把後果都給雲南王擺明白了,當下這情況也在各位意料之中,他們還能說什麼。難道要罵李宗行不知納言麼?雖然抱著“士為知己者死”心態的門客不多,但好歹這麼多年吃人家喝人家的,若是直接開罵面子上也有點過不太去。而且想來雲南王心裡也有點數了,又不需要他們指出來。
至於雲南王的沉默則單單只是因為他在思考,思考一些只有他可以思考的問題。
過了一會,章鬥才首先打破了沉默:“呃,現在這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各位還是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我已經沒什麼看法了,事情落得今天這個地步,全是我等勸輔不力所致,實在無話可說。”這話說的可謂相當的不客氣,章鬥才不由得從眼角處瞟了一眼李宗行,見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這才鬆了口氣。
“咳,呃……事已至此,各位同僚就不要執著於已經過去的事情了,畢竟執著也沒有什麼意義,我們還是著眼現在為好。大家對於當下這局面,有什麼看法麼?”
“鄙人倒是有些拙見,不值當講不當講。”
“兄臺此話可是見外了,但講無妨。”
“當下的局勢,我軍不管是前進抑或後退都佔不到便宜,即使我們單獨對上一方不會落下風,最後也肯定會落得個被兩面夾擊的地步。不如就地化整為零,分成各個小隊退入山林之中,然後隨機應變,這樣對我軍來說損失最少……”
“末將以為此言差矣,未戰之前我們即做撤退之舉,會極大的影響我們計程車氣,即使退入了山林,也難保不會因為缺乏戰意而難以整合。況且,我們也未必會落得前後夾擊。昨日章兄也說過,此番動作意味著梁京必有變故,兵貴神速,後營軍的主要目的當是馳援梁京,如果我們回過身去攻擊琮州來的燕軍,並裝出不敵的樣子,後營的兵馬很有可能會捨棄我們繼續奔赴梁京,這樣,我們身處的困境必然可解。”
“‘必然’?將軍莫要放大話了,即使梁京戰況很緊急,在當下我們既無天時又無地利更談不上什麼人和的情況下,剿滅我們對於人數和準備上佔據優勢的燕軍來說很難麼?”
“……”那提議要回頭進攻軍官剛想爭論些什麼,卻聽見身坐首位的雲南王清了清嗓子。
“咳咳,既然諸位都說的如此清楚了,本王也只好遵從你們的意見了。”
這話把下面的幕僚迷了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直心道:我們什麼時候討論出了個清楚的答案了啊?
“諸位說,避而撤退,不可取,說的很有道理;諸位又說,向後進攻,不可取,說的也很有道理。這便是讓本王不受他們的影響,繼續前進的意思了吧,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話音剛落,他身邊的幕僚便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的臉上充斥了疑惑與不解,而另一派,則開始沉思了起來。
正如說過的,李宗行他當然不是個蠢材。他不可能不知道大家不討論這個可能性的原因單純是因為它太蠢。況且,之前從未有過的不解釋原因便無視幕僚團做自己的決定在這兩日中竟然出現了兩次,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雲南王的真正用意。
正在此時,一個門客終於鼓起勇氣站起來說出了那句很多人都想說的話,“殿下,您領會錯我們的意思了,若說撤退和向後進攻尚有五分生機,殿下所議,怕是十死無生啊。”
“住口!”眾人一聽,忙定睛望去,卻見叫停的人並非是雲南王自己,而是在他身邊的章鬥才。
“章某認為,殿下此計甚好,你們再莫要胡言亂語,動搖了軍心!”這一句睜眼說的瞎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李宗行在內。
大多門客是一臉懵逼,明明這章鬥才昨天好像還挺清醒的,說話也很有道理,怎麼這今天就開始扯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