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人小隊很尷尬,要多不多,要少不少,行事起來多多少少有點不方便,一行人只有繞路前往雁門山。本來尋找殿下的隊伍多多少少有點不容易,但是還好他們留有大魏獨有的標識,如果沒有經過指導,並不會有人認得出來。
這樣倒是很省事,也很有目標。一路走來很是順暢,也不知道是上天的眷顧,並沒有遇到北燕的探子或騎兵,沒一會便入山了。
山林寂靜,八十個人初出茅廬,多多少少有點緊張,同時,沒了林二的存在,他們的嚴謹也就維持了半天的功夫。
這不,原本禁默的隊伍開始聊起天來。
一隊隊長柳中興突然停下了腳步。(由於還未有軍號軍職,所以並不能稱之為什長)
“停下,各位隊長上前來一下。”
四隊隊長應聲走到了一起。
柳中興咳嗽了兩聲,一時間不知如何開口,他一開始內心對於被強迫徵兵很不樂意,但是既來之則安之,何況男兒本就要建功立業,而且在訓練的過程中表現極為不錯,第一個被封為隊長,所以心裡多多少少有點美滋滋。
“諸位,我們互為隊長,雖說我們僅有八十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如果遇到了什麼突發事件,我們各自為戰終歸是不好,所以我提議,我們四人中挑選出一個話事人,當然這只是暫時的,諸位意下如何?”
對於柳中興的話,其他三人都覺得頗有道理,隊伍裡只有一個聲音肯定比人多嘴雜來的要好,只不過這位置誰當合適還是要說了才知道。
二隊長張均已接過話頭說道:
“我等能力一般無二,柳中興你的性子沉穩但過於謹慎,金武義你就算了,雖然你的武藝不錯,但是對兵法一竅不通,如果讓你來做著個頭頭,怕是不太合適。至於顧長生,你就是個悶葫蘆,這個領頭的我當仁不讓,不知各位有何異議?”張均已直接了當的話讓金武義有點尷尬不已。
因為他說的倒也是事實,金武義不由得嘟囔了一句:“你才一竅不通。”
顧長生也沒什麼意見,柳中興思索片刻倒也同意了,他本就性子謹慎,對於話事權也沒有什麼異議,只要最後能完成將軍交給大家的任務,誰說話到也沒有什麼好爭的。
“既然如此那邊這麼說定了,我們都初出茅廬,到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大家再一起商討吧。我看這天色也暗了,一隊先去找藏身之所,我們修整一番,深夜再出發!”張均已感覺這種發號施令的感覺真好,他本就是這裡面年齡最大的,早就想參軍建功立業了,只是苦於自己為家中獨子,家裡人不讓,可是因緣際會,終究還是讓自己從了軍。
“是!”柳中興接了令便帶著一隊四處尋找了。
其他三隊便原地待命,不一會柳中興就帶著訊息回來了。
在不遠處有一個下陷頗深的地方,隱蔽效果極好,眾人得知了訊息之後便前往了,期間張均已命自己二隊的人負責輪流守夜。
夜深,眾人熄滅了柴火,準備繼續前進。可是走了沒多久,便發現了北燕軍的足跡,金武義上前探查了一番回來說道:
“他們剛走不久,估摸怎麼都有兩百人!應該是一個勘察小隊!怎麼辦?”金武義從軍前家裡都是獵戶,所以武藝是眾人裡最高的,探查能力也是最好的,所以他說的話,大家無不相信。
“看來他們已然知曉了殿下就在這雁門山中,只是還不確定殿下具體的位置。”柳中興說道。
“不過殿下的隊伍不是說有兩萬人之多嗎?這麼大的目標怎的還未被發現?”金武義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