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要養殖的鮭魚是粉鮭,今年六七月份,大概會產卵300~400萬顆。”江淼隨口說著一些情況。
張信誠已經查過了相關的資料,他摸了摸下巴的刺手胡茬:“幼苗階段的三文魚,每立方米水體可以養殖100~200尾,之後要不斷增加活動空間,到了臨近上市的成魚,一般是每立方米水體3~5尾,這樣看來,需要的養殖場面積不小呀!”
“那是自然。”
“以最大的400萬尾計算,如果每立方米3尾,大概需要133萬立方米的水。”張信誠拿出手機的計算器計算著:“假設養殖池深度10米,那就需要13.3萬平方米,大概200畝的高規格室內養殖場。”
“姐夫,你認為雞籠山如何?”
“什麼?雞籠山?馬宮鎮西面那個山?”
“那個位置非常適合建立階梯養殖場,靠海,又是河口,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都比較容易獲得。”
“階梯養殖場?又要搞水力發電?時間會不會來不及?”張信誠有些擔心,畢竟距離產卵就只剩下四個多月。
江淼喝了一口蘇打水,然後解釋起來:“我的想法是環繞雞籠山西面,靠長沙灣那一面,長度大概有一公里,寬度為300米,高度落差在100米左右,以半地下式,深挖5米,再建壩7米,加起來就有10米深度可以利用。”
“而魚苗前期需要三個月的淡水培育,加上體型還小,可以在南湖養殖場的淡水池養殖,這樣就有七個多月的時間了。”
張信誠估算了一下工程量:“如果是這樣,那時間應該來得及。”
江淼繼續說道:“考慮到需要建設堅固的塘壩,同時要保證安全,必須佈置足夠厚度的隔水層,避免水體滲透到地下,導致山體滑坡,因此這片區域最多可以容納160萬立方米的海水。”
“這個工程還是交給建方公司嗎?”
“嗯,就交給他們,讓他們儘快給出方案,同時申請各項手續。”
江淼並不擔心資金問題,因為從今年開始,海陸豐公司每年會收到大約32~40億的技術授權費用。
而雞籠山專案比竹仔山專案小很多,同時不需要太高的壩體,因此整個工程加起來,估計只需要10億元左右。
考慮到了後續還有四種鮭魚,需要陸續進行量產,雞籠山專案還是不太夠用的。
“還要加大投資規模,在遮浪半島靠外海的西南面,也就是大帽山和馬鈴山一帶,建設一個更大規模的階梯養殖場,總面積要250萬平方米,養殖水體要達到2000萬立方米,至少要可以同時養殖6000萬條三文魚。”
咕嚕!張信誠吞嚥著喉嚨:“阿淼,這規模會不會太大了,再加上竹仔山的600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我們都可以養殖8000萬條三文魚了。”
江淼搖搖頭:“不大,挪威年產三文魚幾百萬噸,我們不能落後於人,而且公司的錢不投資,也要交稅,乾脆將今明兩年的專利授權費用,全部投入這兩個專案。”
財大氣粗的海陸豐公司,讓江淼有這樣投資的底氣。
挪威企業說要來汕美市投資建設三文魚養殖基地的ppt,說得天亂墜,可實際上,專案一直處於論證階段。
而海陸豐公司則是打算玩真的。
估計等那家挪威的三文魚養殖企業內部扯皮完成,再回過神來,海陸豐公司的三文魚已經上市了。
如果一切順利,明年過年前後,第一批粉鮭就會達到成熟狀態,除了留下一部分作為產卵種魚,大概會有兩百多萬條粉鮭可以上市銷售。
粉鮭是太平洋鮭魚中,體型最小的,因此它們的平均體重只能達到1.5公斤,兩百多萬條,差不多就是三百萬公斤,大概三千多噸。
而且這些階梯養殖場還可以作為抽水蓄電水庫,無論是租借給南電,還是自己使用,都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兩人討論了一會。
敲定了更多的細節。
等過完年後,這些專案就開始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