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陽長出一口氣,手撫額頭道:“天佑中華,天佑中華啊!這是一部真正完整的道藏!”
他一點時間也不想耽誤,立刻命九兒乘坐自己的專機直接去接回道藏,先到徐市,讓蘇蘇和洪門安保一起隨機保護,不放心下,又讓伊莎貝拉也一起去。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現在目標太大,一出門就會被人盯上,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李少陽肯定是自己去了。
她們都出發後,李少陽激動的在屋子裡走著,寡婦笑:“有那麼重要麼?不過幾本書而已。”
李少陽搖頭:“你是不明白的,這不但是我中華的瑰寶,裡面更有失傳的古代修煉之法。九龍宗曾經說過,當年大明朝時,還保留著許多功法修煉口訣,到了明末,這些東西就全部失傳了。”
他說到這裡,有拿出手機,跟王山說了幾句,一定要讓那幾位專家守住秘密。
寡婦在旁笑道:“你可以偽造一張他們書頁,以後有人來問,就說只有這麼一張。”
李少陽大喜:“這法子好,這部道藏絕不能讓別人知道,幸虧都是自己人。”
好不容易平靜了下心情,李少陽摸著白色隕石對寡婦道:“魯姆部落給我的這份禮物太貴重了,我不得不慶幸你們的部落封鎖而又偏僻,所以沒有人發現這些東西,否則也輪不到我得到寶物了,不過為了感謝,我決定拿出三千萬美金送給他們。”
寡婦急忙道:“不要,那些錢一進去,部落就會變質的,有了錢,他們會買武器,去爭地盤。千萬不要給太多錢。”
她起身道:“只要你的北方藥業時常送點藥品過去,他們就感激不盡了。”
李少陽連連稱是。
他坐下,翻本《靈寶渡命經》,裡面的字雖然能那道法深藏,含義卻是一點也不懂。不過依稀的確是一本講修煉的書。
李少陽邊:“真是無法想象,這些道藏竟然在東非出現了,你剛才說那個‘鄭和村’是怎麼回事?”
寡婦一笑:“魯姆部落有這些華國的古物,其實是不奇怪的,因為你們大明的鄭和艦隊,就曾經到過那裡。”
寡婦繪聲繪色的說起了這個東非部落婦孺皆知的故事。
在魯姆部落附近,有一座名為帕泰的島。六百年前,大明朝的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時,其中一艘船因迷失方向駛入了帕泰島沿岸,結果不幸觸礁下沉。
六百年前的拉姆群島相當發達,可以說是東非的“商貿中心”。當時鄭和的商船即將沉沒之際,船上的數百人紛紛丟擲上面的小船逃命,並從大船上快速搬下各種貨物。他們之中有水手廚師醫生文人,還有各種手藝人。
最後約有四百人成功逃到了魯姆群島,沿著雜草叢生的海岸線進入了部落,並用隨身帶的華國瓷器和絲綢與當地人交換食物和財物。
李少陽聽到這裡點頭:“這個說法是可信的,當時鄭和統領的艦隊,是世界上最豪華也最先進的遠洋大船,最大的船又被稱為寶船,可載上千人,相當於現在的航空母艦。”
當時散落在部落裡的華國人,已經無法與明朝廷取得聯絡,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仍滿懷希望沿著東非海岸一路漂泊,想借此得到祖國的訊息,或是從此獲得搭救。當一切努力都化作泡影之後,他們逐漸與當地女子成家,入鄉隨俗,落地生根。
寡婦說道這裡又笑了:“就因為這個,普莫提和那些部落的人,在香江才會都對你那麼親密,倒也不是因為我的緣故。”
李少陽恍然,的確,普莫提當時對自己十分信任,幾乎是把全部落的命運都交到了自己手裡,果然是有原因的。
寡婦又說起拉姆部落裡現在還有華國的瓷杯,還有一些附近部落的人,會製作小型木舟,編織各種草墊和草籃子,這些據說都是從華國祖先那裡流傳下來的。在拉姆部落西北的一個村落裡,他們的房屋的樣式和華國的建築風格相仿,使用的是雙扇木門。當地的老人們用一種石碗作為火罐,進行拔罐療法,還有治拉肚子的“薑片泡茶”,骨骼脫臼後的復位術等等。
李少陽拍手道:“這部道藏,肯定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去的,那艘船沉沒後,道藏就流落到了拉姆部落,那些華國祖輩可以不要瓷器,不要絲綢,甚至不要命,但一定會保護好這道藏的。這也是我們中華的優秀傳統。”
他心中感慨,一時無言,良久才沉聲道:“寡婦啊,這部道藏全書加起來有數億個字了,當時全靠人力抄寫,數千人可能要分工抄寫十年以上。就算製成印刷版,也印不出幾套的,這是一種無法大規模流傳,全國可能不到十套,而東非的那套是真正的手寫版,有可能是第一版,那是無價之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