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顧問團態度堅決。
光頭不敢違逆。
於是,日寇軍艦沿著長江肆虐。
直到靠近安慶以後,被張庸組織火箭彈埋伏了幾次,才消停。
可惜,火箭彈對軍艦的破壞力確實有限。只能造成一定損傷。卻無法擊沉。
雙方基本上是處於對峙狀態。
日寇逼近安慶,但是不敢發動猛攻。
張庸也不敢離開安慶。因為一旦離開,肯定失守。
換了其他人,都是無法守住安慶的。
日寇繼續對安慶、廬州保持壓力,同時在其他方向暫開猛攻。
綜合國力的懸殊詫差異,此刻表現的淋漓盡致。
戰爭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日寇手裡。
日寇想朝哪裡進攻就朝哪裡進攻。
想什麼時候進攻就什麼時候進攻。
想怎樣進攻就怎樣進攻。
唉……
5月17日,阜陽陷落。
在堅守兩個月以後,小諸葛還是撐不住了。
沒辦法,日寇投入的兵力實在是太多了。桂系主力嚴重受創。卻又得不到援助。
這裡面,就涉及到嫡系和桂系的內部紛爭。光頭有意無意的想要削弱桂系實力。
5月19日,宿縣陷落。
在宿縣方向,滇軍60軍也遭受重大損失。
他們連續奮戰一個多月。同樣是傷亡慘重。同樣有被光頭借刀殺人之嫌疑。
在短暫的勝利以後,光頭的劣根性再次表露無遺。
桂軍、滇軍和黃埔嫡系之間,以及川軍之間的矛盾,逐漸爆發。
“果然,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貴啊!”
張庸無奈的默默感慨。
危機重重的時候,光頭或許還能收斂一點。
一旦勝利了,或者是覺得自己有優勢了,立刻開始暗中對付地方派系。
日寇攻佔宿縣以後,立刻分兵多路,繼續進攻。
國軍節節阻擋,節節敗退。
最終,南線國軍全線退縮。
剛剛拿到青天白日勳章的龐炳勳,帶著自己的心腹部隊,悄然返回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