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期待一下,未來能改變這種受制於人的情況。
說完晶片,再來說說其他,像什麼主機板啊,電容啊,電阻啊,塑膠外殼,鍵盤按鈕啊,電源線啊,這些玩意合計起來,其實都不到晶片成本的1/3。
除了晶片,其餘的零部件,在國內都能生產,而且只要規模一上去,價格保證便宜到令人難以置信。
這樣再來七七八八算一下,加上人工費,陸陽給定了一個成本價,180元至185元之間。
至於為什麼會多了這上下5塊錢的成本幅度。
首先需要參考,某些零部件,可能會偶爾有臨時的價格調整。
就打個比方。
用的最多的鍵盤外殼以及塑膠按鈕等等,生產它的塑膠顆粒,其實每隔個把星期,就有上下價格的浮動。
其次需要考慮的是車間產品的良品率。
工人熟練度高。
或者管理上能做到足夠嚴謹,那麼自然良品率也就高,良品率一高,浪費的少,成本也就能自然稍稍又降一點。
反之亦然。
去年,小天才學習機一代上市,陸陽給它的定價是398一臺。
相隔幾個月以後,“友商”推出步步高學習機,定價368一臺。
搶走小天才不少銷路。
於是陸陽又指示小天才適時推出小天才學習機二代,比一代更好,內容更豐富,畫面更清晰,且價格較於便宜一代,只需要368臺。
是的,雙方達成了一致。
你方唱罷我登場,線上下大打擂臺,互噴口水,推出各種優惠活動。
可惜,因為只是學習機元年,市場從荒漠開始一點點做起來的,老百姓接受也有個過程,即使在央視雙方都打了廣告,然後各大省電視臺也沒少打廣告,但全年加起來,去年的學習機銷量也沒超過100萬臺。
其中小天才先走一步,年銷售67萬臺,算是吃到肉了,步步高,年銷售31萬臺,只能算是喝到了湯。
有人可能就說了。
這還叫喝湯?
也不看看你一臺的利潤多少,都快到200元一臺了,算一下31萬臺,200×31萬,這不得6000萬出頭?
天呀!
應該是發財了吧?
其實還真沒有。
因為這裡有漏算了一個最大的開銷,那就是線上與線下兩相合起來做推廣的投資成本。
一句話來概括。
打廣告不要錢?
陸陽有算過一筆賬,也有收到過步步高發過來給各大股東的年度報表。
其中小天才去年全年一年花在打廣告做推廣上面的費用超過5000萬。
步步高少一些,但也超過了3000萬,等於是6000萬的淨利潤減一半,還能約剩個3000萬,然後這3000萬其中還要拿出一部分錢來給表現優異的員工們發點獎金,鼓勵鼓勵,不然來年沒人肯積極幹活,然後當然也不能少了管理層,既然公司掙到了錢,那麼管理層的年終獎金肯定也要發下去一筆。
剩餘的,這才是屬於股東的。
陸陽在步步高的股份不高,雖然說屬於第二大個人股東,但是其實也就馬馬虎虎,有個28%。
用段勇平的話來說,明年還得留下一筆錢用來作為第一季度的開銷,所以也不能把利潤就這麼全拿出來分了。
當然,為了感激各大股東對他本人的鼎力支援,能看得起他段某人,信任他段某人,這筆投資既然掙了錢,大家也都正在翹首以盼,他也不好做那鐵公雞一毛不拔。
所以,分還是要分,但不能全分,就分個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