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一臺小神童學習機。
陸陽有算過,主要貴的就是晶片,國內這玩意沒有,得從彎彎一個叫聯華電子的公司進口,這家公司生產的MOS晶片,相比較歐美廠家生產的晶片較為便宜,而且也實用,一片也就25美金。
貴嗎?
確實貴。
但沒辦法,你不買,那你就沒法大搞生產。
有人可能就要說了。
這麼大一個泱泱大國,還供不起你一個小廠的晶片嗎?
還真就是這樣。
國內目前確實也有晶片廠,但一缺少穩定性,良品率不高,二缺少大規模供貨能力,三……
三就不說了。
有以上2點就足夠了。
陸陽名下現在有小天才,小神童,另外還與段永平合作了一個步步高。
等於現在名下有三家電子廠。
這三家電子廠,都大量需要晶片來供應,既然是這樣的話,如果三家一起去議價,那就稍稍有點議價權了。
當時也不止只圈定了華聯電子這一家晶片公司,還包括幾家曰本與歐美的晶片公司,都在可考慮範圍之內,選擇這家華聯電子,是陸陽經過深思熟慮,中途派了幾波人去談,最終談妥了,三家電子廠都是以21美金一片的晶片價格來拿貨,表示同進同退。
惟一有一點。
對方要求籤對賭協議。
小天才,小神童,步步高,三家公司合計需拿夠每年1000萬片的晶片量。
拿夠了這個數。
那就是21美金一片的晶片價格。
拿不夠,那就還是按照原來的供貨價格,該多少就是多少,1分錢都不能少。
當然。
這裡面其實也有漏洞。
假如小天才,小神童,步步高三家電子廠聯合起來都拿不夠1000萬片晶片,到時候不夠的,可以私底下合計一下,把它補足。
可要是缺口太大了呢?
21美金一片的晶片,換算成人民幣都已經130出頭,假設少個幾千片,那還好,也就補個幾十萬,就當是多出來的晶片壓倉庫了。
可若是三家電子廠合起來還缺幾十萬片甚至幾百萬片呢?
那就沒法補了。
幾百萬片晶片,得花幾個億,來把它拿下來,然後壓倉庫裡面。
第二年假如還是賣不了超過1000萬片,又是如此。
那要怎麼搞?
沒辦法搞了,這樣一算,還不如直接以25美金的一片晶片價格拿貨。
多大能力,就辦多大的事,至少這樣不會吃撐。
而換來的,就是利潤會少一些。
所以說對方公司其實很聰明,不管是三家公司聯合起來能不能拿夠1000萬片晶片的貨物,最終他們都不虧,都是屬於穩賺不賠。
可能怎麼辦?
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足,國內目前還沒有辦法大規模的生產像這種電子裝置內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