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哪裡……”劉備連連搖手,
“只是,我們重建皇統,河北會有什麼反應?北疆軍會不會乘勢一洩而下?另外,我們率先重建皇統等於搶佔了先機,對袁紹來說是個沉重打擊,他會不會因此和我們反目成仇?”
“北疆軍會不會渡河南下,關鍵就要看袁紹。”曹操說道。現在袁紹暗藏篡立之心,遲遲不願重建皇統,我們如果不能當機立斷,集結天下之力量共抗李弘,則漢祚滅絕必成定局。
我們迅速重建皇統後,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可以集結所有討伐李弘的武力。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卻是剝奪了袁紹手中那個所謂的
“承製”詔書,剝奪了他指揮各地州郡的資格。袁紹因此變得非常被動。
他的簒立之心也只能埋在心裡了,否則他必定要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要遭到我們和李弘的前後夾擊,這樣他很快就會眾叛親離,敗亡而死。
如果沒有今天這個傳得沸沸揚揚的讖緯之言,我們即使率先重建了皇統,袁紹還是可以利用他的力量獨攬權柄。
可惜,他作繭自縛,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導致天下無人相信他對大漢的忠誠。
失去了威信,又沒有我們的支援,袁紹無法控制權柄。但為了拉攏袁紹,聯合袁紹的力量,我們又必須要讓一部分權柄給袁紹。
袁紹為了避免敗亡之禍,也只有忍氣吞聲了。從目前天下格局來看,河北李弘是絕對的敵人。
洛陽袁紹是可以結盟的力量。李弘實力最大,他可以擊敗袁紹,也可以擊敗我們。
袁紹和我們要想生存,只有一個辦法,聯手對抗李弘。如此一來,則三足鼎立之勢可成。
要想中興大漢,首先就要滅掉李弘,要想滅掉李弘,現在就是機會。這幾年李弘南征北戰,無論是兵力還是財賦,都到了極限,如果再等下去,李弘就更難打了。
以袁紹的實力,他肯定是擊敗李弘的最大功臣,這時候他如果要簒立,我們就一起打他。
如果他願意放棄篡立,和我們齊心協力中興大漢,那他就是大漢的一代中興大臣。
劉備聽完曹操的分析,沉思了很久。
“曹大人,以袁紹的才能和他現在所擁有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全力經營關東,靜待時機奪取天下。”劉備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未必會像你所說,就此一直被動下去,任由我們驅使他攻擊河北。”
“對,你說的對。”曹操讚賞地點頭道,
“這正是我剛才說的三足鼎立之勢,袁紹必定想成為三足鼎中的其中一支腳,以擺脫自己的被動局面,把大漢徹底拖進敗亡的深淵。但問題是,李弘怎麼想?他是願意擁有這隻鼎,還是願意成為這隻鼎的一支腳?很顯然,李弘和我們一樣,想擁有這隻鼎。既然大家都這麼想,那麼袁紹自己想成為這隻鼎的一支腳,其後果是什麼?自取敗亡而已。他如果用這種愚蠢辦法對付我們,他就不是力圖擺脫被動局面,而是想讓被動局面變得更加惡劣。袁紹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能取得最大利益。”劉備覺得曹操說得很有道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語言,但他心中隱隱約約非常不安。
事情真的象曹操說得那樣嗎?
“重建皇統依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根本做不到,我需要兩位大人鼎力相助。”曹操言辭懇切地說道。
三個人進入瑕丘城後,稍加休息,然後立即召集三州親信掾屬共同商議重建皇統和朝廷的事情。
皇統由陳國王劉寵的孫子劉茂繼承,這個沒有異議。都城定在兗州山陽郡的昌邑城。
官制如何設定,三方有一定的爭執,但曹操、荀彧等人極力主張採取以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為首的三公九卿制,把尚書檯的權力徹底剝奪,因為這樣比較容易分配權力。
按照曹操的設想,他自己出任丞相,田楷出任太尉,劉備出任御史大夫,讓袁紹出任大將軍,劉表出任驃騎將軍。
但他這個方案馬上遭到了關靖的質疑。袁紹不會答應這個權力分配的辦法,他更不會同意把都城放在兗州的昌邑城。
洛陽就在他手上,他只要強烈要求把天子遷到洛陽,三家聯盟就一無所有了。
曹操大笑。第一,天子不敢去洛陽,袁紹都要篡漢自立了,天子還敢去洛陽找死。
第二,袁紹的確不會同意這個辦法,但我們也沒指望他答應,我們只要重新恢復五等爵位制就能滿足袁紹的需要。
曹操的話讓眾人又驚又喜。恢復五等爵位制,那豈不意味著要封土地建諸侯了?
劉備看看喜笑顏開的田楷,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直隱約不安了。曹操居心叵測,他不是要重建皇統,更不是要中興大漢,而是要和大家一起瓜分大漢。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