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危機四伏第二十七節李弘、徐榮、玉石和朱穆等人根據朱儁的信仔細推測洛陽可能發生的事,眾人一致認為朱儁必定要聯手顏良,否則,他沒有退路。
毋丘毅只有五千兵,即使他能夠偷襲得手,但洛陽外圍的各路北軍隨即就會迅速回援,把朱儁和毋丘毅包圍在洛陽一帶,讓他們插翅難飛。
他們唯一的退路就是虎牢關。顏良會不會率軍攻擊洛陽?雖然他兵力不多,但依顏良的脾氣,董卓打他,他絕不會放過還擊董卓的機會。
顏良會不會被北軍圍殲於洛陽城下?朱儁此時突然舉兵起事,其目的當然是想把董卓拖在洛陽,給袁術、孫堅爭取足夠的反擊時間,讓董卓佔據穎川和南陽的計策徹底落空。
看來,朱儁非常急迫要誅殺董卓,要勤王除**,挽救社稷,他對李弘、袁紹和袁術已經失去了信心,他要獨木擎天了。
如今董卓毀了制衡之勢,朱儁又火上澆油,北疆和董卓徹底撕破了臉,李弘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打董卓。
打董卓是肯定的,如果任由董卓這樣為所欲為,北疆遲早要被他拖垮,大漢社稷更是振興無望。
李弘本來是想利用制衡之勢平息戰火,穩住社稷,然後再以北疆的實力強大皇權,逐漸把各方勢力集中到朝廷上,消洱危機。
但由於董卓一心要誅殺袁紹等叛逆,連施暴行,導致制衡無法形成。後來如果不是兗青徐三州爆發黃巾軍叛亂,袁紹和討董大軍自顧不暇,這制衡之勢根本就沒有部分實現的可能。
兗青徐三州的黃巾暴亂給了北疆和京畿喘息的機會,董卓和李弘只要聯手,同舟共濟,袁紹和討董大軍遲早都要滅亡。
但董卓這個時候卻奏請天子廢除了五銖錢,這讓承受著巨大壓力的李弘再也無法忍受。
董卓屠殺洛陽的宗室門閥和名士諸生,強行遷都,縱容將士擄掠京畿郡縣,誅殺袁隗和袁閥至親,他都能忍受。
但董卓矯詔廢除五銖錢,破壞北疆岌岌可危的財賦,他就不能忍受了。
李弘隨即改變策略,封鎖了與京畿的聯絡,切斷了雙方貨殖的來往,他打算藉助制衡之勢壓制董卓,為將來討董勤王做準備。
被逼到絕路的董卓立即予以反擊,主動攻擊河東和南陽,力圖破壞制衡,利用兗青徐三州的黃巾暴亂和隨即產生的流民氾濫,糧食緊缺等諸多危機,把李弘、袁紹等勢力全部推進崩潰的深淵。
董卓妄圖以社稷傾覆和生靈塗炭為代價,保住自己的權勢。李弘和北疆諸多大吏都看到了即將來臨的危機,能夠保護大漢社稷和天下蒼生的唯一辦法就是迅速擊敗董卓。
但是,北疆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擊殺董卓,勤王興國,必須要聯合袁紹、袁術和各地州郡的力量。
“無論洛陽形勢如何發展,子善(顏良)這七千人是回不來了。”徐榮輕輕搓著一雙大手,擔憂地說道,
“河東目前只有從義(玉石)的一萬軍,棲之(楊鳳)的一萬軍還在路上,如果加上三千黑豹義從和兩千虎賁,我們也只有兩萬五千人。以兩萬五千人強渡黃河攻擊洛陽,兵力太單薄,失敗是必然。所以今天這個機會我們是趕不上了,只能期盼顏良、吳雄他們守住關隘,堅持到下個月。”
“下個月?”玉石嘆道,
“一個月的時間夠嗎?一個月後,我們能集結的兵力也就這麼多。冀州四個屯田郡國至少需要兩萬戍守兵力,飛燕(張燕)和雲天(麴義)不可能率軍趕到河東。我們需要更多兵力。”他抬頭看看坐在對面沉默不語的李弘,
“大將軍,再徵屯田兵,你看怎麼樣?沒有五萬人,我們拿不下洛陽。”
“河東的屯田兵是去年七月從流民中徵募,他們開荒屯田可以,打仗太差。年初楊大人帶著最精壯的一萬屯田兵到洛陽,在河內一戰中一箭未發,僅僅來回跑就跑掉了一千多人,這種兵不能再用。”朱穆搖手說道,
“這種兵拿來充充場面,嚇唬嚇唬人可以,但打仗不行,反而壞事。玉大人臨時徵調的一萬屯田兵,大將軍不是命令解散回去秋收了嗎?原因就在於此。要徵屯田兵,我看還是從河套軍屯區徵調。河套屯田兵過去都是黃巾軍,雖然三年多沒有打仗了,但憑藉他們過去在冀州、太行山一帶的打仗經驗,戍邊沒有問題。從河套徵調兩萬屯田兵戍邊,戍守邊郡的兩萬步卒大軍立即南下參戰。”
“公定這個主意不錯。”玉石連聲讚道,
“打仗,還是用百戰之兵最好。北疆軍資短缺,需要精兵強將,五萬兵就要當五萬兵用。另外,讓子龍再帶五千鐵騎南下,這樣我們的攻擊力量就夠了。大將軍你看呢?”李弘搖搖頭。
“現在十二萬邊軍的軍資已經成了北疆最大的難題,你們不想辦法解決,卻要再增兵兩萬。”李弘苦笑道,
“我要裁兵,你們要增兵,什麼意思?”
“形勢已經變了。”玉石說道,
“沒有兵力,我們怎麼攻打洛陽?”
“五萬大軍攻打洛陽,需要多少軍資,你算過嗎?”李弘問道,
“我們是不是也要象董卓一樣,縱容將士們四下擄掠,實在不行就吃人?”玉石沒有說話。
“董卓目前至少有十萬大軍,如果我們也用十萬大軍攻擊他,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拿下洛陽和長安?董卓打輸了,可以挾持天子逃到西涼,那我們又要花費多少時間擊殺董卓救回天子?如果這一仗一打就是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是不是能一直堅持下去?”李弘無奈地說道,
“先打洛陽的原因就在於此,伺機攻擊洛陽的原因也在於此。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生存,保證自己不被董卓擊敗。我們敗不起,打敗了就很難翻身了。”
“大將軍的意思我懂,但董卓給我們這個機會嗎?”玉石疑感地問道。李弘和徐榮互相看看,憂色重重。